查古籍
集驗療頭風方。
甘菊花 獨活 茵芋 防風 細辛 蜀椒 皂莢 桂心 杜蘅 莽草
上十味分等,水煮以沐頭必效。
又主風頭沐湯方。
豬椒根(三兩) 麻黃根 茵芋 防風(各一兩) 細辛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沐頭甚妙。
又主頭風搔之白屑起,雞子沐湯方。
新生烏雞子三枚
上一味,以五升沸湯,揚之使溫溫,破雞子納中,攪令勻,分為三度沐,令發(fā)生去白屑風癢瘥。
必效沐發(fā)方。
取生柏葉細銼一斗,煮取湯,沐發(fā)妙。
又方:取杏仁烏麻子二味搗,以水投濾取汁,并搗用甚妙。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集驗療頭風方。
甘菊花 獨活 茵芋 防風 細辛 蜀椒 皂莢 桂心 杜蘅 莽草
上十味分等,水煮以沐頭必效。
又主風頭沐湯方。
豬椒根(三兩) 麻黃根 茵芋 防風(各一兩) 細辛
上五味切,以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沐頭甚妙。
又主頭風搔之白屑起,雞子沐湯方。
新生烏雞子三枚
上一味,以五升沸湯,揚之使溫溫,破雞子納中,攪令勻,分為三度沐,令發(fā)生去白屑風癢瘥。
必效沐發(fā)方。
取生柏葉細銼一斗,煮取湯,沐發(fā)妙。
又方:取杏仁烏麻子二味搗,以水投濾取汁,并搗用甚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