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瘧疾二三發(fā),或七八發(fā)后,忽然晝夜發(fā)熱、煩渴不惡寒、舌生苔刺、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證漸具,此溫疫著,瘧疾隱也,以疫法治之。
溫疫晝夜純熱、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后脈靜身涼,或間日、或每日、時惡寒而后發(fā)熱如期者,此溫疫解,瘧邪未盡也,以瘧法治之。
(公元 1529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二卷。闡述傷科的病癥治療,凡方藥、手法、用具等,都有詳細的記述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瘧疾二三發(fā),或七八發(fā)后,忽然晝夜發(fā)熱、煩渴不惡寒、舌生苔刺、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證漸具,此溫疫著,瘧疾隱也,以疫法治之。
溫疫晝夜純熱、心腹痞滿、飲食不進、下后脈靜身涼,或間日、或每日、時惡寒而后發(fā)熱如期者,此溫疫解,瘧邪未盡也,以瘧法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