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面多 (白術(shù)第九,驗方二十一。)
面上酒刺(紫參二十一,驗方二。)
頭面 (艾葉七十八,驗方四。)
面上黑斑(蒼耳莖葉九十七,驗方十五。)
面上瘢痕(蒺藜一百二十五,驗方六。)
面上雀瘢(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十七。)
面上雀瘢(牽牛一百六十四,驗方六。)
面上黑氣(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八。)
面黑令白(瓜蔞一百六十八,驗方十七。)
面上發(fā)熱如火(大蒜二百二十三,驗方十五。)
面黑使白(冬瓜二百三十八,驗方八。)
悅顏明目(冬瓜二百三十八,驗方九。)
面上 (柿餅二百四十九。)
面黑令白(雞卵三百八十八,驗方十。)
頭面諸痛(白芷五十,驗方十六。)
眉棱骨痛(白芷五十,驗方十八。)
頭風(fēng)面瘡(艾葉七十七,驗方三十三。)
肺熱面瘡(絲瓜二百三十九,驗方三。)
頭面風(fēng)腫(杏仁二百四十一,驗方三。)
面上惡瘡(柳枝三百零七,驗方十四。)
面上膿瘡(柳枝三百零七,驗方十八。)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面多 (白術(shù)第九,驗方二十一。)
面上酒刺(紫參二十一,驗方二。)
頭面 (艾葉七十八,驗方四。)
面上黑斑(蒼耳莖葉九十七,驗方十五。)
面上瘢痕(蒺藜一百二十五,驗方六。)
面上雀瘢(蓖麻一百三十四,驗方十七。)
面上雀瘢(牽牛一百六十四,驗方六。)
面上黑氣(半夏一百四十二,驗方八。)
面黑令白(瓜蔞一百六十八,驗方十七。)
面上發(fā)熱如火(大蒜二百二十三,驗方十五。)
面黑使白(冬瓜二百三十八,驗方八。)
悅顏明目(冬瓜二百三十八,驗方九。)
面上 (柿餅二百四十九。)
面黑令白(雞卵三百八十八,驗方十。)
頭面諸痛(白芷五十,驗方十六。)
眉棱骨痛(白芷五十,驗方十八。)
頭風(fēng)面瘡(艾葉七十七,驗方三十三。)
肺熱面瘡(絲瓜二百三十九,驗方三。)
頭面風(fēng)腫(杏仁二百四十一,驗方三。)
面上惡瘡(柳枝三百零七,驗方十四。)
面上膿瘡(柳枝三百零七,驗方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