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性命要旨》 太極圖說注解序

    作者: 汪東亭

    太極之理微矣.哉妙矣.哉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含至實無形無象先天而立.其體后天而發(fā).其用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識識擬之則失議之.則非古人強圖之.以○強名之曰道.曰虛.無曰先天一氣.曰無極曰太極曰道者無名之名也.曰虛無.無極者自未生物時言之曰太極一氣者自方.生物時言之其實虛無一氣.無極太極總是道之一個物事非有二件.在河圖洛書即中五之中.一點在先天后天.即陰陽相交之中.一竅惜乎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順其后天之陰氣.迷失虛靈不昧之.本宗流蕩忘返深可慨也.仆慕道久矣.乙未冬托足漢皋適聞汪東亭先生抱道在躬緣執(zhí)弟子禮叩以先天后天之奧旨蒙垂慈答曰.伏羲氏之河圖而虛.其中者先天也.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性也.即此物○也儒有黃中之中釋有空中之中道有環(huán)中之中是指天地交成.一點靈光也.神禹氏之洛書而實其中者.后天也.老子曰.有名萬物之母命也.即此物──也儒有精一之.一釋有歸一之一道有得一之一是指父母交成一點.真氣也.此先天性命自然配合○欲求雙修亦復如是儒曰一貫者貫此一于中也.釋曰歸一者.歸此一于中也.道曰.抱一者.抱此一于中也.有中必有一.有一必有中.中包乎一.一主乎中即是性不離命.命不離性.性命混化成此一物○人人具足個個圓成處圣不增處.凡不減雖蚊虻蚤虱之微物莫不相同.邵子云一物一太極物.物各一太極是也.第一出母胎一物即分為二及至破體二又分為三矣.于是先天蔽藏后.天坎水下漏.離火上炎水火不濟漸至老死都為尋不著來時舊路耳權以造端夫婦之道合仙凡論之凡道外托媒人說一女子臨期送入洞房.男子一見后天心腎合一.外陽勃舉立成此一物──也.卻將此物投入女子.此一物○之中片刻婦人懷孕.此以女嫁男順行之事也.仙道內(nèi)明本身 女亦有此一物○也時至嬰兒出現(xiàn)先天心腎合一外陽.即舉亦成此一物──也隨請黃婆送入麗春院內(nèi).將此物中一線真氣投入 女.此物○之內(nèi)男兒亦片刻懷胎.此以男下女逆修之事也.究之仙凡雖路實無二致.只爭順逆之分耳.不觀夫元要篇之詩乎卻將 女.當時待勾引郎君自外來他如會心集云九三男子來投宿二八佳人去安床黃婆說合為匹配夫妻相愛似鴛鴦顛鸞倒鳳神氣合如醉如癡.鬧一場忽然一點滴元竅固濟.牢封莫商量.從此圣胎已有象太乙真精在內(nèi)藏指元集云.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是妙哉.大成集云自家身里有夫妻說與世人真笑殺.總之千圣一貫心傳必須分清身圖說注解之里不死.知此丹必可成.仆非阿所好而夸大其言也.亦非有所貪而虛張其勢也.憶自丁丑病后灰心銖視軒冕塵視金玉垂二十年矣.此外尚可求哉.不過念同志者未逢師指此事難知特請付諸.手民以為學道之圭旨焉.是為序.

    光緒丙申年春王正月豫章趙抱真慕韓氏拜書于西昌別墅.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本草著作?!队褲O齋醫(yī)話》叢書之第六種。1卷。清黃凱鈞(退庵)撰。刊于嘉慶七年(1812年)。選臨床常用藥物309味,不分部類,大致按植物、礦物、動物為序排列。每藥簡明扼要地介紹其臨癥運用要點,所附個人經(jīng)驗,每出新意,甚切實用?,F(xiàn)存初刊本及《中國醫(yī)學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吳謙
  • 作者:
    顧錫
  • 《銀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題唐.孫思邈著。二卷。論眼科諸證甚為明晰,治療也不偏于補瀉寒溫。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