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酸,溫,辛,澀,無毒。歸心益胃,助腎補(bǔ)陽,散瘀逐痰,解毒止血。除一切血痢,療諸般毒傷。膈噎反胃悉效,胸痹刺痛甚良。
胸痹急痛,生韭或根搗汁服之。(驗方第一。)
猝中惡死,取汁入鼻即醒。(第二。)
喘息欲絕,取汁飲之。(第三。)
每夜盜汗,韭根四十九根,水煎服。(第四。)
疹痘不發(fā),韭根煎服。(第五。)
怒傷嘔青綠,取韭汁入少姜汁服之。(第六。)
產(chǎn)后血逆昏絕,切,安瓶中,沃以熱醋熏鼻。(第七。)
衄血不止,韭根、蔥根同搗塞鼻,頻易即止。(第八。)
五般癬,韭根炒末,豬脂合敷,數(shù)次愈。(第九。)
金瘡出血,韭汁合風(fēng)化鍛石,曬干為末敷之。(第十。)
刺傷中水腫痛,煮韭熱拓之。(十一。)
漆瘡作癢,韭葉杵敷。(十二。)
百蟲入耳,取汁入之。(十三。)
耳出汁。同上,日三。(十四。)
食物中毒,取汁多服之。(十五。)
漆瘡,官粉一,輕粉五,石膏三,韭汁調(diào)敷。(十六。)
(公元 605 ~ 617 年)隋.楊上善編注。
原三十卷。已殘缺,現(xiàn)存國內(nèi)本為二十三卷。是《黃帝內(nèi)經(jīng)》的一種早期傳本的注本。
關(guān)于本書的成書年代,有人根據(jù)卷首原題楊上善的頭銜系唐代官職,以及書中個別字避唐諱,因疑楊為唐人,為唐代著作。但此說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酸,溫,辛,澀,無毒。歸心益胃,助腎補(bǔ)陽,散瘀逐痰,解毒止血。除一切血痢,療諸般毒傷。膈噎反胃悉效,胸痹刺痛甚良。
胸痹急痛,生韭或根搗汁服之。(驗方第一。)
猝中惡死,取汁入鼻即醒。(第二。)
喘息欲絕,取汁飲之。(第三。)
每夜盜汗,韭根四十九根,水煎服。(第四。)
疹痘不發(fā),韭根煎服。(第五。)
怒傷嘔青綠,取韭汁入少姜汁服之。(第六。)
產(chǎn)后血逆昏絕,切,安瓶中,沃以熱醋熏鼻。(第七。)
衄血不止,韭根、蔥根同搗塞鼻,頻易即止。(第八。)
五般癬,韭根炒末,豬脂合敷,數(shù)次愈。(第九。)
金瘡出血,韭汁合風(fēng)化鍛石,曬干為末敷之。(第十。)
刺傷中水腫痛,煮韭熱拓之。(十一。)
漆瘡作癢,韭葉杵敷。(十二。)
百蟲入耳,取汁入之。(十三。)
耳出汁。同上,日三。(十四。)
食物中毒,取汁多服之。(十五。)
漆瘡,官粉一,輕粉五,石膏三,韭汁調(diào)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