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傳心錄》 噎膈翻胃者氣食相凝

    噎膈之病,由于七情過傷,飲食失節(jié),食因氣逆則食不下降,氣因食阻則氣不運行,氣、食、痰涎互相凝結(jié),留于咽嗌者為噎,留于胸膈者為膈,妨礙飲食漸為嘔吐,翻胃之病也。

    丹溪有云:自氣成積,自積成痰,痰挾瘀血,遂成窩囊。此癥若不早治,必為難愈之疾。初起者五膈寬中散,日久者二陳湯加減。

    噎膈翻胃通用二陳湯加姜汁、竹瀝為主。如氣虛肥白之人,加人參、白術(shù)。如血虛瘦弱之人,加當(dāng)歸、芍藥、桃仁、紅花。如胸中熱悶,加土炒黃芩、黃連、瓜蔞、桔梗,去半夏。如因七情郁結(jié)者,加香香附、川芎、木香、檳榔、砂仁。脾虛不運化者,加人參、神曲、麥芽以助之。如大便燥結(jié)者,少加酒蒸大黃、桃仁泥以潤之。大抵噎膈病,血液枯燥,胃脘干枯,難服丸藥,宜煎膏子服之。

    五膈寬中散

    五膈寬中散,青(皮)陳(皮)?。ㄏ悖┠鞠悖ò祝┺⑸埃ㄈ剩┫愀剑ê瘢?,甘草與鹽姜。

    二陳湯見7頁

更多中醫(yī)書籍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作者:
    陳念祖
  • 作者:
    周揚俊
  • 作者:
    元簡
  •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中卷論雜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

    作者:
  • 作者:
    尤怡
  • 作者:
    尤怡
  • (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三卷。

    北宋.王洙錄傳《金匱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zhèn)⒅芯碚撾s病、下卷載其方、并療婦人。林億取《金匱玉函要略方》的雜病和有關(guān)的附方, 編為《金匱要略方論》。 內(nèi)容包括內(nèi)科雜病、婦科、急救、飲食禁忌等 25 篇,計 262 方。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