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坩鍋內(nèi)與火硝同 ,硝盡為度。
甘,咸,平,無毒。治積痰驚癇,除咳嗽喘息。
江北諸山往往有之。以盱山出者為佳。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勝,堅細(xì)而青黑,打開中有白小兒驚癇,磨水服。(驗方第一。)
急慢驚風(fēng),痰壅,為末,姜水下。(第二。)
金寶神丹制礞石(半斤) 赤脂(二兩)
水丸豆大,候干,入坩鍋內(nèi) 紅,收之,每溫水下一、二丸。治一切積病,滑泄久痢,婦人崩帶。(諸方第一。)
滾痰丸制礞石(一兩) 川軍(六兩) 黃芩(六兩) 真沉香(五錢) 丸豆大,每二十丸。治痼疾,脈滑實者。(第二。)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jìn)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坩鍋內(nèi)與火硝同 ,硝盡為度。
甘,咸,平,無毒。治積痰驚癇,除咳嗽喘息。
江北諸山往往有之。以盱山出者為佳。有青白二種,以青者為勝,堅細(xì)而青黑,打開中有白小兒驚癇,磨水服。(驗方第一。)
急慢驚風(fēng),痰壅,為末,姜水下。(第二。)
金寶神丹制礞石(半斤) 赤脂(二兩)
水丸豆大,候干,入坩鍋內(nèi) 紅,收之,每溫水下一、二丸。治一切積病,滑泄久痢,婦人崩帶。(諸方第一。)
滾痰丸制礞石(一兩) 川軍(六兩) 黃芩(六兩) 真沉香(五錢) 丸豆大,每二十丸。治痼疾,脈滑實者。(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