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顛狂提綱〕 顛狂二證判陰陽,喜怒悲驚辨要詳,寒熱真情皆畢露,分呈病象顯然彰。
苓甘姜桂龍骨湯
(證附) 桂芍苓甘半夏姜,再兼龍牡固神良,有痰蜀漆宜加入,顛病為陰用此方。
丹皮柴胡犀角湯
(證附) 茯苓芍地共丹皮,甘草柴胡犀角宜,倘若有痰加蜀漆,陽狂成病總能醫(yī)。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jī)(仲景)著。十六卷。總結(jié)三世紀(jì)以前的臨床經(jīng)驗(yàn),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顛狂提綱〕 顛狂二證判陰陽,喜怒悲驚辨要詳,寒熱真情皆畢露,分呈病象顯然彰。
苓甘姜桂龍骨湯
(證附) 桂芍苓甘半夏姜,再兼龍牡固神良,有痰蜀漆宜加入,顛病為陰用此方。
丹皮柴胡犀角湯
(證附) 茯苓芍地共丹皮,甘草柴胡犀角宜,倘若有痰加蜀漆,陽狂成病總能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