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摘粹》 臟腑生成

    作者: 未知

    人與天地相參也,陰陽肇基,爰有祖氣,祖氣者,人身之太極也。祖氣初凝,美惡攸分,清濁純雜,是不一致,濃薄完缺,亦非同倫,后日之靈蠢壽夭,貴賤貧富,悉于此判,所謂命秉于生初也。祖氣之內(nèi),含抱陰陽。陰陽之間,是謂中氣。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氣左旋則為己土,中氣右轉(zhuǎn)則為戊土,戊土為胃,己土為脾。己土上行陰升而化陽,陽升于左則為肝,升于上則為心。戊土下行,陽降而化陰,陰降于右則為肺,降于下則為腎。肝屬木而心屬火,肺屬金而腎屬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陰陽。陰生五臟,陽生六腑。腎為癸水,膀胱為壬水,心為丁火,小腸為丙火,肝為乙木,膽為甲木,肺為辛金,大腸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臟有心主,相火之陰,腑有三焦,相火之陽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