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綱目》 手足皴裂腳縫爛

    作者: 樓英

    〔羅〕潤肌膏治手足皴澀,皮膚裂開疼痛,不能見風(fēng)。

    珠子瀝青(四兩) 白黃蠟(八錢) 乳香(二錢)

    上三味,于鐵器內(nèi)用文武火熬。下瀝青在鐺內(nèi),隨手便下黃蠟、乳香,次入清芝麻油一二匙。候?yàn)r青盡溶開,微微熬動。放大凈水一盆于其傍,以攪藥用匙取一二滴,滴于水中試之∶如硬再入油;如軟硬合宜,用新綿攄凈,入水中折疊扯之,以白為度。油當(dāng)旋旋入,勿令軟了,以瓷器內(nèi)盛之,或油紙裹亦得。每用不拘多少。先于火上炙裂子口,卻捻合裂子。藥亦火上炙軟,涂于裂子上,用紙少許貼之,自然合矣。

    〔東〕老人路次方

    城北獨(dú)樹店之客舍有推小車者,皮膚皴裂甚痛,兩手不能執(zhí)轅,足不能履地而車上宿。制此藥敷之即效,明日遂行。自后屢用屢效,故錄于此。

    〔世〕治手足皴裂,春夏不愈者。

    生姜汁 紅糟 白鹽 豬膏(臘月者佳)

    上研爛,炒熱,擦入皴內(nèi),一時(shí)雖痛,少頃便皮軟皴合,再用即安。

    〔丹〕手足寒,皴裂。臺椒三四合,煮浸半食頃。須臾,再浸。又敷以羊豬髓腦甚妙。(《梅師方》)

    〔世〕治腳跟皴裂。用頭發(fā)一大握,桐油一碗,于瓦器內(nèi)熬,候油沸頭發(fā)溶爛,出火攤冷,以瓦器收貯,不令灰入。每用百沸湯泡洗皴裂令軟,敷其上即安。一方,加水粉。

    〔《山》〕腳裂爛。蒸藕研成膏敷之。

    〔世〕用五倍子為末,用牛骨髓填縫內(nèi)即好。治腳指縫爛瘡, 鵝時(shí),取鵝掌黃皮,焙干燒存性為末,濕則摻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