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冷廬醫(yī)話》(公元 1897 年)清.陸以湉(定圃)著。五卷。卷一論“醫(yī)范”“醫(yī)鑒”“慎疾”“保生”“求醫(yī)”“診法”“ 用藥”;卷二論古人今人,古書今書;卷三、四、五論病,推究每證的虛實原委,指出醫(yī)家的利弊。近人從陸氏《冷廬雜識》中摘出其論醫(yī)語作為補編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現(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釋名」亦名羌活、羌青、獨搖草、護羌使者、胡王使者、長生草。李明珍說:“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以中國者為獨活。
「氣味」苦、甘、平、無毒。
「主治」
1、中風,通風發(fā)冷,不知人事。用獨活四兩,加好酒一升,煎半升服。又方:獨活一兩,加酒二升,煮成一升;另用大豆五合,炒至爆裂,以藥酒倒入,蓋好。過一段時間,溫服三合。
2、癱瘓。用羌活二斤、構子一斤,共研為末,每服一茶匙。一天服三次。
3、產(chǎn)后中風,四肢抽筋,不能言語。用羌活二兩,煎酒服。
4、產(chǎn)后腹痛,甚至腸出。用羌活二兩,煎酒服。
5、妊婦浮腫或風水浮腫。用羌活、蘿卜子同炒香,只取羌活研細。每服二錢,溫酒調下。第一天服一次,第二天服二次,第三天服三次。
6、關節(jié)痛。用獨活、羌活、松節(jié)等分,酒煮過。每天一杯,空心飲。
7、風牙腫痛。用獨活煮酒熱漱。又方:獨話、地黃各三兩,共研為末。每取三錢,加水一碗煎服,連渣服下。睡前再服一次。
8、喉閉口禁。用羌活三兩、牛蒡子二兩,煎水一大杯,加白礬少許灌下。
9、睛垂至鼻(眼睛下垂到鼻部,大便下血,痛不可忍。病名“肝脹”)。用羌活煎汁服,幾碗之后,病自全愈。
10、太陽頭痛。用羌活,防風、紅豆,等分為末。每取少許吸入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