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亦名胡、常思、蒼耳、卷耳、爵耳、豬耳、耳、地葵、、羊負來、道人頭、進賢菜、喝起草、野茄、縑絲草。
「氣味」(實)甘、溫、有小毒。(莖、葉)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1、久瘧不愈。用蒼耳子或根、莖,焙過,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蒼耳搗汁服亦可。
2、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用蒼耳子灰、藶?zāi)┑确帧C糠X,水送下。一天服兩次。
3、風(fēng)濕攣痹。用蒼耳子三兩,炒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蒼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熱含漱,冷即吐去另換熱汁。用莖、葉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鹽都有效。
5、鼻淵流涕。用蒼耳子(炒)研為末,每服一、二錢,開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蒼耳子一升,研細,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腫毒疔癤,無頭惡瘡。每年五月采蒼耳根葉數(shù)擔(dān),洗凈,銼細,煮爛,去滓留汁,武火煎滾,艾火煎稠,攪成膏,密封收存。稱為“萬應(yīng)膏”。用時取出敷貼患處。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諸風(fēng)頭暈。用蒼耳葉,曬干,研細。每服一錢,酒調(diào)下。若有嘔吐,則以蜜和藥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風(fēng)疬疾(麻風(fēng))。用嫩蒼耳、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蒼耳葉為末,以大楓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蒼耳莖葉搗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瘡。用蒼耳莖、葉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蒼耳草不拘多少,洗凈,煮爛,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開水送下。
《明醫(yī)雜著》(公元 1549 年)明.王綸(節(jié)齋)著。六卷。內(nèi)容為醫(yī)論、諸證、小兒證治等,此書也受朱震亨學(xué)說的影響。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亦名胡、常思、蒼耳、卷耳、爵耳、豬耳、耳、地葵、、羊負來、道人頭、進賢菜、喝起草、野茄、縑絲草。
「氣味」(實)甘、溫、有小毒。(莖、葉)苦、辛、微寒、有小毒。
「主治」
1、久瘧不愈。用蒼耳子或根、莖,焙過,研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送下。一天服二次。用生蒼耳搗汁服亦可。
2、大腹水腫,小便不利。用蒼耳子灰、藶?zāi)┑确帧C糠X,水送下。一天服兩次。
3、風(fēng)濕攣痹。用蒼耳子三兩,炒為末,又水一升半,煎取七合,去滓咽下。
4、牙痛。用蒼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熱含漱,冷即吐去另換熱汁。用莖、葉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鹽都有效。
5、鼻淵流涕。用蒼耳子(炒)研為末,每服一、二錢,開水送下。
6、眼目昏暗。用蒼耳子一升,研細,加白米半升煮粥每天吃。
7、腫毒疔癤,無頭惡瘡。每年五月采蒼耳根葉數(shù)擔(dān),洗凈,銼細,煮爛,去滓留汁,武火煎滾,艾火煎稠,攪成膏,密封收存。稱為“萬應(yīng)膏”。用時取出敷貼患處。牙疼,用此膏敷牙。喉痹,用此膏舌或噙化。
8、諸風(fēng)頭暈。用蒼耳葉,曬干,研細。每服一錢,酒調(diào)下。若有嘔吐,則以蜜和藥末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十日后病愈。
9、大風(fēng)疬疾(麻風(fēng))。用嫩蒼耳、荷葉,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二次。又方:用蒼耳葉為末,以大楓子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茶送下。一日服二次。
10、鼻血不止。用蒼耳莖葉搗汁一小碗服下。
11、痔瘡。用蒼耳莖、葉研細,每服一匙,水送下。
12、赤白痢。用蒼耳草不拘多少,洗凈,煮爛,把渣去掉,加蜜,武火熬成膏。每服一、二匙,開水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