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葵

    「釋名」亦名露葵、滑菜。

    「氣味」(苗)甘、寒、滑、無毒。

    「主治」

    1、流行性斑瘡(斑瘡很快傳遍全身,瘡中有白漿)。煮葵菜葉,與蒜齏合吃,有效。

    2、瘺瘡不合。先以溫?zé)岬奶悦姿磧艋继?,再用葵葉微火烘暖貼上,貼過二、三百葉,把膿引盡,即可合口生肉。忌魚、蒜、房事。

    3、湯火傷成瘡。用葵葉研為末,敷患處。

    4、二便不通。用生冬葵根二斤,搗汁三合,生姜四兩,取汁一合,和勻后分二次服。連服數(shù)劑即通。

    5、消渴,小便不利。用葵根五兩,加水三碗煮汁,天明后服下。一天服一次。

    6、漏胎下血,血盡子死。用葵根、莖燒灰,酒沖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乳癰。用葵莖及子為末,酒沖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8、身面疳瘡,出黃汁。用葵根燒灰,和豬油涂搽。

    9、產(chǎn)后淋瀝。用葵子(亦作冬葵子)一合、樸硝八分,加水二升,煎成八合(先煎葵子,后下樸硝),一頓服。

    10、催產(chǎn)。用葵子一合,搗破,加水二升,煮成半升,一次服,不久便可分娩。

    11、乳汁不通(或乳房脹痛)。用蔡子(炒香)、縮砂仁,等分為末,熱酒送服二錢,極驗。

    12、胞衣不下。用葵子一合、牛膝一兩,加水二升,煎成一升服下。

    13、臉上瘡癤。用葵子、柏子仁、茯苓、瓜瓣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一匙,飯后服,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更多中醫(yī)書籍
  •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jìn)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xué)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作者:
    陶弘景
  • 作者:
    陳嘉謨
  •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rèn)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xì)闡述。

    作者:
    寇宗奭
  • 作者:
    楊時泰
  • 作者:
    唐宗海
  • 作者:
    劉宋、雷學(xué)所著
  • (公元 1564 年)明.李時珍(東璧,瀕湖)著。一卷。論述脈象 27 種,對于脈的體狀、相類、主病都作了七言歌括,便于誦讀學(xué)習(xí)。并批解了高陽生的《脈訣》。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