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旨緒余》 用藥法象

    作者: 孫一奎

    天有陰陽 風(fēng)、寒、暑、濕、燥、火,三陰三陽上奉之。

    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zé)嵴撸熘栆?。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p>

    地有陰陽 金、木、水、火、土,生、長、化、收、應(yīng)之藏下。

    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皆象于地,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者,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

    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

    味之濃者,為陰中之陰。味濃則泄,酸、苦、咸,寒是也。

    氣之濃者,為陽中之陽。氣濃則發(fā)熱,辛、甘、溫,熱是也。

    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fā)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

    輕清成象(味薄茶之類),本乎天者親上。

    重濁成形(味濃大黃之類),本乎地者親下。

    氣味辛甘發(fā)散為陽, 酸苦涌泄為陰。

    清陽發(fā)腠理,清之清者也;清陽實(shí)四肢,清之濁者也。

    濁陰歸六腑,濁之濁者也;濁陰走五臟,濁之清者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