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碥》 勞倦

    作者: 何夢瑤

    (加黃 名黃 建中湯,加當歸名當歸建中湯。)

    桂枝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擘) 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以甜故也。

    黃 當歸 桂心 芍藥(各二錢) 人參 炙甘草(各一錢) 半夏(炮,焙) 黑附子(炮,去皮,各二錢半) 上八味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即大建中湯加白術 白茯苓 熟地 川芎 麥冬 肉蓯蓉(各等分)。

    白術 附子(炮) 陳皮 蒼術(制) 濃樸(制) 半夏(湯泡) 茯苓(去皮) 澤瀉(各一兩) 豬苓(去皮,半兩) 肉桂(四錢) 每服五錢,水一盞,生姜三片,煎半盞,食前溫服,量虛實加減。

    黃 (一錢) 人參 甘草(炙) 當歸 白術(各半錢) 白芍藥 柴胡 升麻(各三分) 橘皮(二分) 五味子(十五粒) 水二鐘,煎一鐘,去滓溫服,食前。

    柴胡(八錢) 防風(二錢五分) 葛根 升麻 羌活 獨活 人參 白芍(各五錢) 生甘草(二錢)

    炙甘草(三錢) 每服五錢,加姜、棗煎。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 《醫(yī)學心悟》(公元 1732 年)清.程國彭(鐘齡)著。五卷??偨Y了辨證施治的八綱、八法、因證立方,條分縷析,多為臨床心得之語。末附《外科十法》。

    作者:
  • 作者:
  • 作者:
    趙術堂
  • 作者:
    未知
  •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合抒發(fā)己見。

    作者:
    虞傳
  •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絡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