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青果、忠果、諫果。
「氣味」實:酸、甘、溫、無毒。欖仁:甘、平、無毒。核:甘、澀、溫、無毒
「主治」
實:
1、中河豚毒。取橄欖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瘡。用橄欖炒研,調豬油涂搽。
3、牙齒膿血。用橄欖燒研,加麝香少許涂患處。欖仁:唇吻燥痛。取欖仁研爛漫敷涂。
核:
1、腸風下血。用橄欖核燈上燒存性,研為末,每二錢,陳米湯調下。
2、陰囊腫。用橄欖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茴香湯調下。
3、耳足凍瘡。用橄欖核燒研,調油敷涂。
《女科經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胎前、產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釋名」青果、忠果、諫果。
「氣味」實:酸、甘、溫、無毒。欖仁:甘、平、無毒。核:甘、澀、溫、無毒
「主治」
實:
1、中河豚毒。取橄欖及木煮水服可解。
2、唇裂生瘡。用橄欖炒研,調豬油涂搽。
3、牙齒膿血。用橄欖燒研,加麝香少許涂患處。欖仁:唇吻燥痛。取欖仁研爛漫敷涂。
核:
1、腸風下血。用橄欖核燈上燒存性,研為末,每二錢,陳米湯調下。
2、陰囊腫。用橄欖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茴香湯調下。
3、耳足凍瘡。用橄欖核燒研,調油敷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