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釋名」名鴨、舒鳧、家鳧、末匹。
「氣味」鶩肪(即鴨油,煉過再用):甘、大寒、無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
治鶩肪:氣虛、寒熱、水腫。瘰疬出水,可用鴨油調(diào)半夏末敷涂。
肉:久虛發(fā)熱,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鴨一只,取血。加溫酒飲適量。另將此鴨去毛,破腹去腸,拭凈,放入大棗肉二升,參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裝沙鍋中以炭火慢煨。取陳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鍋內(nèi)。待酒干后,食鴨及棗。此主名“白鳳膏”,常吃,病好漸愈。
《時(shí)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zhì)分為十二類,敘理簡(jiǎn)明,便于學(xué)習(xí)。
《時(shí)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shí)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guān)溫?zé)岵?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釋名」名鴨、舒鳧、家鳧、末匹。
「氣味」鶩肪(即鴨油,煉過再用):甘、大寒、無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
治鶩肪:氣虛、寒熱、水腫。瘰疬出水,可用鴨油調(diào)半夏末敷涂。
肉:久虛發(fā)熱,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鴨一只,取血。加溫酒飲適量。另將此鴨去毛,破腹去腸,拭凈,放入大棗肉二升,參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裝沙鍋中以炭火慢煨。取陳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鍋內(nèi)。待酒干后,食鴨及棗。此主名“白鳳膏”,常吃,病好漸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