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學正傳》(公元 1515 年)明.虞摶(天民)著。八卷。分門論證,以朱震亨的學說為主,參以張仲景、孫思邈、李杲之說,并結(jié)合抒發(fā)己見。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樁(靈胎、洄溪)著。二卷。分為“經(jīng)絡(luò)臟腑”“脈”“病”“方藥”“治法”“書論”“古今”七門,論醫(yī)學的源流利弊,議論通達。但有時也不免矯枉過正。
(公元 1565 年)明.樓英(全善)著。四十卷。包括總論,臟腑疾病、傷寒、婦人、小兒、運氣等,記載病證治法,方藥,對于金元醫(yī)家的學說收載較多。
「釋名」次
「氣味」微寒、有小毒。
「主治」
1、嬰兒口噤,不能吮乳,用蜘蛛一枚,去足,炙焦,研為末,加豬乳一合,和勻,分三次慢慢灌服。極效。
2、泄痢脫肛,用大蜘蛛一個,瓠葉兩重,包扎定,燒存性,加黃丹少許,共研為末。先以白礬蔥椒煎湯洗,揩干后,再以藥末攤布上,把脫腸輕輕托上收進。
3、走馬牙疳,出血用臭。用蜘蛛一枚、銅綠半錢、麝香少許,搗勻,擦患處。
4、頦下結(jié)核。用大蜘蛛不拘多少,好酒泡過,研爛,去渣,臨臥時飲服。有效。
5、瘰疬結(jié)核。用大蜘蛛五枚,曬干,去足,研細,調(diào)油涂搽。一天二次。
6、疔腫拔根。用蜘蛛搗爛,和醋。先把疔腫四圍挑出血令根稍露,然后敷藥。干了就換,經(jīng)一日夜,根即拔出。
7、蟲、蛇、蜈蚣等咬傷。用蜘蛛研汁敷涂,有效。
8、一切惡瘡。用蜘蛛曬干,研為還想,加輕粉、麻油涂搽。
9、吐血。用蜘蛛風炒黃,研為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