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 田螺

    「氣味」肉:甘、大寒、無毒。殼:甘、平、無毒。

    「主治」

    1、消渴飲水(日夜不止,小便頻數(shù))。用田螺五升,在水一斗中浸一夜,渴即取此水飲用。每日換水及田螺一次。用田螺煮食飲汁亦可。

    2、肝熱目赤。用大田螺七個(gè),洗凈,在水中養(yǎng)去泥穢。換水一升,再次浸洗,取出放碗中加鹽少許。從殼內(nèi)吸自然汁點(diǎn)眼。

    3、爛弦風(fēng)眼。治方同上,但以銅綠代鹽。

    4、酒醉不醒。用水中螺蚌加蔥豉,煮食飲汁,即解。

    5、小便不通(腹脹如鼓)。用田螺一個(gè)、鹽半匙,生搗,敷臍下一寸三分,即通。

    6、噤口痢。用大田螺二個(gè),搗爛,加麝香三分作餅,烘熱貼臍間半日,待熱氣下行即思飲食。

    7、脫肛(脫出三、五寸)。用大田螺二、三個(gè),在井水中養(yǎng)三、四天,去泥,以黃連粉填入殼內(nèi)。先作濃茶洗凈肛門,然后用雞乞求蘸殼內(nèi)水汁,興在脫腸上,隨好以軟布慢慢將腸頭托入。

    8、反胃嘔噎。用田螺洗凈,養(yǎng)水中去泥,取出曬至半干,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藿香湯送下。用田螺爛殼研服亦可。

    9、水氣浮腫。用大田螺、大蒜、四前子等分。搗在膏,攤貼臍上,水排出,腫即消。

    10、痔漏疼痛。用田螺一個(gè),放入片腦一分,取汁水搽患處。搽前用冬瓜激發(fā)洗凈痔漏。又方;用田螺一枚,針刺破后,加入白礬末,埋藏一夜,取出,以螺內(nèi)汁水涂患處,立能止痛。

    11、腋下狐臭。用活田螺一個(gè),塞入巴豆仁一粒,待殼內(nèi)有水汁流出,即以搽患處。照此方堅(jiān)待,狐臭可以斷根。

    12、瘰疬潰破。用田螺連肉燒存性,調(diào)香油涂搽。

    13、疔瘡惡腫。用田螺一個(gè),塞入冰片,取汁水點(diǎn)瘡上。

    殼:

    1、心脾痛。用田螺殼在松柴火為燒過,研為末,以烏沉湯、寬散之類調(diào)服二錢,此方名“水甲散”。

    2、小兒頭瘡。用田螺殼燒存性,調(diào)清油涂搽。

    3、小兒急驚。用多年的田螺殼燒灰。加麝香少許,水調(diào)勻,灌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