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痛引腰脊小腸氣,加味香蘇溫散宜,上沖心痛失笑散,有形胡蘆巴丸醫(yī)。
【注】小腸氣一證,其受病與疝氣等,亦因濕氣在內(nèi),而寒氣又束于外也。發(fā)時(shí)少腹脹控睪丸引腰脊,上沖心痛而不腫是也。治宜分別形狀∶如引腰而痛者,加味香蘇散溫散之;痛而沖心氣者,加味失笑散主之;如少腹中有形如卵,上下往來,痛不可忍者,宜胡蘆巴丸主之。
加味香蘇散
蒼術(shù)(米泔水浸) 陳皮 川楝肉 甘草 蘇葉 香附(醋炒)
引用蓮須、蔥白,水酒兌煎服。
【方歌】加味香蘇散蒼術(shù),廣陳皮與川楝肉,甘草蘇葉香附同,蓮須蔥白共煎服。
加味失笑散
五靈脂 蒲黃(隔紙炒) 元胡索(醋炒,各等分)
為細(xì)末,每服一二錢,水酒調(diào)下。
胡蘆巴丸
胡蘆巴(炒) 川楝子(蒸去皮核焙,各四錢) 川烏(去皮臍) 巴戟肉(各一錢五分) 茴香(三錢) 吳茱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二錢五分) 牽牛(炒二錢)
共為細(xì)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數(shù)丸,空心溫酒下。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痛引腰脊小腸氣,加味香蘇溫散宜,上沖心痛失笑散,有形胡蘆巴丸醫(yī)。
【注】小腸氣一證,其受病與疝氣等,亦因濕氣在內(nèi),而寒氣又束于外也。發(fā)時(shí)少腹脹控睪丸引腰脊,上沖心痛而不腫是也。治宜分別形狀∶如引腰而痛者,加味香蘇散溫散之;痛而沖心氣者,加味失笑散主之;如少腹中有形如卵,上下往來,痛不可忍者,宜胡蘆巴丸主之。
加味香蘇散
蒼術(shù)(米泔水浸) 陳皮 川楝肉 甘草 蘇葉 香附(醋炒)
引用蓮須、蔥白,水酒兌煎服。
【方歌】加味香蘇散蒼術(shù),廣陳皮與川楝肉,甘草蘇葉香附同,蓮須蔥白共煎服。
加味失笑散
五靈脂 蒲黃(隔紙炒) 元胡索(醋炒,各等分)
為細(xì)末,每服一二錢,水酒調(diào)下。
胡蘆巴丸
胡蘆巴(炒) 川楝子(蒸去皮核焙,各四錢) 川烏(去皮臍) 巴戟肉(各一錢五分) 茴香(三錢) 吳茱萸(半酒半醋浸一宿焙,二錢五分) 牽牛(炒二錢)
共為細(xì)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數(shù)丸,空心溫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