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忌升,補(bǔ)斂,燥熱,辛溫,諸藥錄后。
宜清熱涼血,苦寒,甘寒,辛寒,咸寒。
竹葉 知母 黃連 黃芩 麥門冬 生地黃 黃柏 玄參 石膏 薄荷 赤芍藥 牡丹皮 蘇子 甘草 童便
上下齦,屬胃與大腸火。
宜熟地黃 石膏 黃芩 黃連 麥門冬 赤芍藥 青黛 細(xì)辛 甘草 薄荷 生地黃 枇杷葉 蘇子 木通 西瓜皮灰
真牙浮動及黑爛,屬腎虛有火,已見腎虛條內(nèi),忌宜俱同。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bǔ)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忌升,補(bǔ)斂,燥熱,辛溫,諸藥錄后。
宜清熱涼血,苦寒,甘寒,辛寒,咸寒。
竹葉 知母 黃連 黃芩 麥門冬 生地黃 黃柏 玄參 石膏 薄荷 赤芍藥 牡丹皮 蘇子 甘草 童便
上下齦,屬胃與大腸火。
宜熟地黃 石膏 黃芩 黃連 麥門冬 赤芍藥 青黛 細(xì)辛 甘草 薄荷 生地黃 枇杷葉 蘇子 木通 西瓜皮灰
真牙浮動及黑爛,屬腎虛有火,已見腎虛條內(nèi),忌宜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