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味辛。性大溫。無毒。稟地二之氣以生。升也。陽也。
【主治】主胃中冷逆。(別錄)治腹內久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甄權)健脾胃。寬噎膈。
破冷【歸經】入脾胃二經。為溫中散寒之品。(兼燥劑噫逆胃寒家要藥)【前論】楊士瀛曰。凡噫逆胃寒者。此為要藥。人參、茯苓佐之。為能溫胃。解散胃中風邪【禁忌】經疏曰。胃火作嘔。暑霍亂?;馃嶙a。心虛作痛。均忌。
【炮制】時珍曰。宜同東壁土炒過入藥。
《傷寒雜病論》(公元 219 年)漢.張機(仲景)著。十六卷。總結三世紀以前的臨床經驗,包括治療傷寒和雜病兩部分。在辨證施治方面有著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晉前已散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味辛。性大溫。無毒。稟地二之氣以生。升也。陽也。
【主治】主胃中冷逆。(別錄)治腹內久冷氣痛。去風冷痹弱。(甄權)健脾胃。寬噎膈。
破冷【歸經】入脾胃二經。為溫中散寒之品。(兼燥劑噫逆胃寒家要藥)【前論】楊士瀛曰。凡噫逆胃寒者。此為要藥。人參、茯苓佐之。為能溫胃。解散胃中風邪【禁忌】經疏曰。胃火作嘔。暑霍亂?;馃嶙a。心虛作痛。均忌。
【炮制】時珍曰。宜同東壁土炒過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