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yùn)》《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普濟(jì)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侗静菥V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初生之兒有熱在胸堂,則頻頻伸引,呃呃作聲,努脹其氣,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臍突腫亦,虛大可畏,無識(shí)之夫,將謂斷臍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此由胎中母多驚悸,或恣食熱毒之物所致,宜對(duì)癥與藥,其熱自散,其臍歸本,不必以藥敷之,恐反為害。曾氏曰∶臍突一證,又非臍風(fēng),此亦因初生洗浴,系臍不緊,穢水侵入于內(nèi),產(chǎn)后旬日,外臍忽光浮如吹,捻動(dòng)微響,間或驚悸作啼,治用白芍藥湯加薏苡仁水煎,空心溫服,次以外消散涂貼,自然平復(fù)。
白芍藥湯(見疝)
外消散治嬰孩初生旬日外臍突,或痛或不痛,痛則啼聲不已。及療小兒因感濕熱搏,致陰器、膚囊浮腫。
大黃 牡蠣(各半兩) 樸硝(二錢)
上,前二味銼焙為末,仍入樸硝,乳缽內(nèi)同杵勻。抄一錢或二錢,取田螺凈洗,再以水半碗、活過一宿,去螺,用水調(diào)涂腫處,即消。其螺仍放水中,勿害之,昔賢有曰∶殺生救生,去生遠(yuǎn)矣,物命雖微,亦可戒也。治陰器、膚囊腫,車前子煎湯,候冷,調(diào)敷。
二豆散治嬰孩小兒臍突腫。
赤小豆(不去皮) 豆豉 天南星(去皮臍) 白蘞(各一錢)
上為極細(xì)末。半錢,用芭蕉自然汁調(diào),敷臍四傍,一日一次,二日二次,若得小腑下白,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