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治準(zhǔn)繩·幼科》 翻花瘡

    作者: 王肯堂

    〔薛〕翻花之證,由瘡瘍潰后,風(fēng)寒襲于患處,或肝火血燥生風(fēng),或乳母肝火生風(fēng),必致瘡口 肉突出如菌或如指,大小長短不同。如風(fēng)邪乘襲者,先用補中益氣湯加防風(fēng)、天麻。風(fēng)寒凝滯者,先用十宣散加羌活、天麻。兒,肝火生風(fēng)者,先用加味逍遙散加天麻、羌活。母,肝火生風(fēng)者,先用加味小柴胡湯,次用加味逍遙散加漏蘆、天麻。其風(fēng)邪所乘,外用豆豉餅。風(fēng)寒所凝,外用蔥熨法,更用太乙膏護(hù)瘡口。

    突肉不消,更以黎蘆膏涂之。如瘡口不斂而惡寒發(fā)熱者,元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

    晡熱、內(nèi)熱者,氣血俱虛也,用八珍湯倍加參、 。食少難化者,脾氣虛也,用五味異功散。若飲食少思,大便不調(diào),或肌肉消瘦,小便澄白者,此兼肝脾疳證也,用九味蘆薈丸以清肝火,用五味異功散以補脾氣,外仍用熨治之法。

    黎蘆膏治瘡口 肉凸起,或出二三寸肉者。

    黎蘆(不以,多少) 為末,以生豬脂擂和。搽凸 肉上。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柯琴
  • 作者: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作者:
  •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作者:
  • 作者:
    柯琴
  •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作者:
    趙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