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圣惠》夫小兒肺臟壅滯,有積熱上攻于腦,則令腦熱也。又肺氣通于鼻,主于涕,若其臟有熱,則津液干燥,故令無涕也。
《圣惠》木通散治小兒腦熱無涕,口干心躁,眠臥不安。
木通(銼) 麥門冬(去心,焙) 川升麻(各半兩) 知母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分) 梔子仁(三枚)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張渙〕犀角升麻散治腦熱肺壅鼻干病。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 馬牙硝黃連(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xì)末。次用朱砂(細(xì)研水飛,半兩) 牛黃 龍腦(各一分,研細(xì))
上件搗,羅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溫蜜湯調(diào)下,乳食后。
《萬全方》麥門冬丸治小兒心肺壅熱,腦干無涕,時(shí)有煩躁。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龍腦(細(xì)研,半分) 甘草(炙) 牛黃(研入。各一分) 黃連 赤茯苓 犀角屑 粉霜 朱砂 馬牙硝(各研) 生干地黃 子芩(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半錢,以溫蜜湯調(diào)下。
(公元 1150 年)宋.劉昉(方明)著。四十卷。論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兒各科疾病,分為 40 門,每門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陳復(fù)正(飛霞)著。六卷。辨驚風(fēng)及對小兒勿濫用寒涼,以免傷敗脾胃等,均有較好見解。闡述小兒病的病因治療比較詳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圣惠》夫小兒肺臟壅滯,有積熱上攻于腦,則令腦熱也。又肺氣通于鼻,主于涕,若其臟有熱,則津液干燥,故令無涕也。
《圣惠》木通散治小兒腦熱無涕,口干心躁,眠臥不安。
木通(銼) 麥門冬(去心,焙) 川升麻(各半兩) 知母 犀角屑 甘草(炙微赤,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各一分) 梔子仁(三枚)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一錢,以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候,量兒大小,加減溫服。
〔張渙〕犀角升麻散治腦熱肺壅鼻干病。
犀角屑(一兩) 川升麻 馬牙硝黃連(各半兩)
以上搗,羅為細(xì)末。次用朱砂(細(xì)研水飛,半兩) 牛黃 龍腦(各一分,研細(xì))
上件搗,羅為細(xì)末。每服半錢,溫蜜湯調(diào)下,乳食后。
《萬全方》麥門冬丸治小兒心肺壅熱,腦干無涕,時(shí)有煩躁。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 龍腦(細(xì)研,半分) 甘草(炙) 牛黃(研入。各一分) 黃連 赤茯苓 犀角屑 粉霜 朱砂 馬牙硝(各研) 生干地黃 子芩(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入研了藥,都研令勻。每服半錢,以溫蜜湯調(diào)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