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陰證略例》 論脈次第

    作者: 王好古

    外感者,先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內(nèi)感者,先三陰而無定,次少陽,次陽明,次太陽,為極高之分。

    陽從內(nèi)消,從右手脈先陷,左手浮,右手沉。

    陽從外走,從左手脈先陷,右手浮,左手沉。

    其脈或有不然者,陰陽之變易無定也。許學士云∶陰陽交互最明,正坐此耳!

    陽脈沉而滑,若浮者,欲升而汗也。

    陰脈沉而細,本體也。

    若浮而有力者,陽氣生也。

    若浮而無力者,陽氣走也。

    若浮若沉,或有力,或無力,陰陽交爭而未定也,惟外熱內(nèi)寒者,多有此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