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眼科備讀》 11.桑菊飲(《溫病條辨》)

    【組成】桑葉10g,菊花10g,杏仁10g,連翹10g,薄荷5g,桔梗5g,甘草5g,葦根5g。

    【用法】水煎服,煎煮時間不宜長。煎液濾后,亦可作洗眼用。

    【功用】疏風清熱。

    【原方主治】風溫初起,但咳,身熱不甚,口微渴。

    【眼科臨床應用】用于慢性結膜炎,表層點狀角膜炎等病風熱較輕者。常去杏仁,加涼血活血藥物,或與銀翹散合用,應用則同銀翹散。

    【方解】本方在《溫病條辨》中列為辛涼輕劑。方中桑葉、菊花、薄荷、桔梗疏風散邪,連翹、甘草、葦根清熱解毒,杏仁苦辛溫潤,利肺下氣。本方的疏風清熱功效不及銀翹散,故原方治療風溫較輕,而偏于咳嗽者。本方中菊花、桑葉具有明目退翳功效,對于風熱輕微的角膜表層病變尤為適合。本方若與銀翹散合用,則能增強銀翹散的功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