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見《本草綱目》。小兒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屬病態(tài)。如果嘔吐不止,或進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凈,穢液內拭;或胎前寒熱偏盛;或產時外傷等原因所致。根據(jù)起病緩急,嘔吐與哺乳的關系,辨別寒熱虛實,隨證施治。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重樓玉鑰》(公元 1838 年)清.鄭梅澗(樞扶)撰。四卷。一、二卷論喉病的證冶方藥,三、四卷論喉病的針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見《本草綱目》。小兒初生偶然作吐,吐量不多,一般不屬病態(tài)。如果嘔吐不止,或進乳即吐,可由初生拭口不凈,穢液內拭;或胎前寒熱偏盛;或產時外傷等原因所致。根據(jù)起病緩急,嘔吐與哺乳的關系,辨別寒熱虛實,隨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