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又名脾咳?!栋Y因脈治·內(nèi)傷咳嗽》:“脾經(jīng)咳嗽之證,咳而右脅下隱隱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臥,面色痿黃,腹脹黃腫,身重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币吮孀C施治。肺熱,家秘瀉白散;脾胃熱積,梔連二陳湯;肺氣不足,生脈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湯(有痰者,用六君子湯),虛熱者,宜加山梔、丹皮,熱甚者再加黃芩、黃連?;蛴羞x用升麻湯者。參見脾咳、內(nèi)傷咳嗽條。
(公元 1830 年)清.王清任(勛臣)著。二卷。作者從訪驗尸體后所見,提出對于臟腑解剖的己見。并載自定義方劑、及附方論。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又名脾咳?!栋Y因脈治·內(nèi)傷咳嗽》:“脾經(jīng)咳嗽之證,咳而右脅下隱隱作痛,痛引心脾,神衰嗜臥,面色痿黃,腹脹黃腫,身重不可以動,動則咳劇……?!币吮孀C施治。肺熱,家秘瀉白散;脾胃熱積,梔連二陳湯;肺氣不足,生脈散;土不生金,四君子湯(有痰者,用六君子湯),虛熱者,宜加山梔、丹皮,熱甚者再加黃芩、黃連?;蛴羞x用升麻湯者。參見脾咳、內(nèi)傷咳嗽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