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兒口涎多,乳汁不下,甚則昏昏多睡。由風邪襲入脾胃所致。治宜調(diào)和脾胃,疏風豁痰。用防風散(防風、羚羊角、人參、枳殼、甘草、半夏)。
《本草從新》(公元 1757 年)清.吳儀洛(遵程)著。 十八卷。以《本草備要》為依據(jù),一部分照舊,一部分增改,較為完善 。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出《太平圣惠方》。指小兒口涎多,乳汁不下,甚則昏昏多睡。由風邪襲入脾胃所致。治宜調(diào)和脾胃,疏風豁痰。用防風散(防風、羚羊角、人參、枳殼、甘草、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