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查古籍
《證治準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繩》。
(公元 1359 年)元.滑壽(伯仁)著。一卷。以浮、沉、遲、數(shù)、滑、澀六脈為綱,論述脈象及辨脈之法,甚有心得。
病名。指足趾甲嵌入甲溝內(nèi)者。亦稱嵌甲。多由指甲損傷,鞋窄夾腳等原因所致。癥見趾甲嵌于甲溝內(nèi),其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程度不同的疼痛,行走不便。臨床又將其分為硬潛趾和軟潛趾兩類。如局部感染者可形成潛趾炎(甲溝炎)。治宜用手術(shù)方法修去嵌入的趾甲。并注意術(shù)后應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