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名。系指口內糜爛成瘡的病證。癥見初起生咽喉間,或紅黃色如粟形者,日久滿喉成瘡及滿口生者,漸變紫黑不能吞咽。風熱引起者宜紫正散與生消散加減治之,陰虛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黃湯加減。
《女科經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胎前、產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名。系指口內糜爛成瘡的病證。癥見初起生咽喉間,或紅黃色如粟形者,日久滿喉成瘡及滿口生者,漸變紫黑不能吞咽。風熱引起者宜紫正散與生消散加減治之,陰虛火旺引起者宜知柏地黃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