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國生物制品規(guī)程》 凍干黃熱活疫苗制造及檢定規(guī)程

    本品系用減毒的黃熱病毒17D株接種雞胚,經(jīng)研磨、離心,取上清液凍干制成。專供進入或經(jīng)過黃熱流行地區(qū)的人員預防黃熱之用。

    1 毒種

    1.1 毒種來源

    減毒黃熱病毒17D株。

    1.2 毒種檢定

    1.2.1 無菌試驗

    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進行。

    1.2.2 純毒試驗

    用已知黃熱病毒免疫血清做中和試驗,證明其為黃熱病毒。

    1.2.3 猴體安全及效力試驗

    取凍干黃熱17D毒種,加無菌生理鹽水恢復其原液量,接種無黃熱病毒中和抗體之恒河猴10只,每只腦內注射0.25ml(50000個小白鼠LD50)。注射后第2、4、6日各采血1次,分離血清,分別做10倍系列稀釋。以原血清及10-1~10-3各稀釋度的血清分別腦內注射體重10~12g小白鼠6只,每只0.03ml,觀察21天,檢查病毒量,LD50均不得超過Log2(4天以內死亡的小白鼠不計算在內)。猴子經(jīng)注射后2~4周,再采血1次,分離血清,做中和抗體測定。10只猴中至少要有9只血清表現(xiàn)陽性中和反應。在1個月的觀察期中,發(fā)現(xiàn)腦炎癥狀或因而死亡者不得超過1只猴。

    1.3 毒種保存

    原毒種和生產(chǎn)毒種批均應凍干后真空封口,保存于-70℃以下。

    1.4 毒種傳代和生產(chǎn)毒種的制備

    取毒種3支,啟開安瓿后立即以稀釋液(不應含有任何人體蛋白和外源血清或抗體)溶化。待全部溶化后接種于7日齡雞胚卵黃囊,每胚0.2ml。分2組進行,每組不得少于10胚,置37.5~38℃培育。70~80小時按組收取活存雞胚,每組不得少于4胚。去眼后分組混合研磨,加稀釋液做成懸液,經(jīng)2000r/min離心10分鐘,吸取上清液,在雞胚中傳代,并抽樣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進行無菌試驗。按同法連續(xù)傳遞2代,傳代時可不等無菌試驗結果,第3代毒種的雞胚收獲后,吸取容器內液體做無菌試驗(方法同上),并將雞胚凍存于-40℃以下。將無菌試驗陰性之雞胚取出融化。按每胚加入1ml稀釋液研磨,經(jīng)2000r/min離心10分鐘,吸取上清液,加入稀釋液稀釋5倍后置冰浴中待用。同時做毒力滴定。此代即為生產(chǎn)毒種。

    2 疫苗制造

    2.1 接種雞胚

    用7日齡雞胚,每胚接種適當稀釋度毒種液0.1~0.2ml于卵黃囊,接種后滴蠟封口。

    2.2 培育

    接種后37.5~38℃培育,70~80小時開始收獲。

    2.3 收獲

    收獲時剔去死胚,分組收獲活存雞胚,去眼,裝入大管中,逐管吸取管內液體做無菌試驗,在操作過程中盛雞胚之大管應置冰浴中保冷,收獲完畢置-40℃凍存。

    2.4 研磨、離心

    2.4.1 研磨

    剔除灑菌雞胚,將冰凍雞胚大管置冷水中融化,倒入研磨桶內,按每胚1ml加入滅菌雙蒸水,用電動研磨機8000r/min研磨3分鐘。

    2.4.2 離心,收取上清液

    將研磨后的雞胚懸液以減壓虹吸法分裝于500ml瓶中,塞以膠塞,用2000r/min離心30分鐘。離心應在2~5℃進行。

    收取上清液,每批裝一個球瓶,換以膠塞,保存在冰浴中。

    2.5 半成品檢定

    2.5.1 無菌試驗

    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進行

    2.5.2 凍干前病毒滴定

    吸取球瓶中樣品,作10倍系列稀釋。取10-1~10-6之病毒液,每個稀釋度用體重10~12g小白鼠6只,每只腦內注射0.03ml,接種部位忌用碘酒消毒,觀察21天,計算LD50。

    2.6 分裝

    疫苗保存在冰浴中進行分裝,每安瓿分裝量為0.5ml(10人份)。分裝后將盛安瓿之金屬盒放入-40~-50℃預凍2小時。

    2.7 凍干

    全部凍干過程為15~17小時,最后5小時升溫20~25℃,最高不得超過25℃。凍干后安瓿真空封口。

    3 成品檢定

    3.1 物理檢查

    外觀為略帶粉紅色的疏松體,水分不應超過3%(g/g),加入稀釋液應迅速溶解。

    3.2無菌試驗

    按《生物制品無菌試驗規(guī)程》進行。

    3.3 猴體安全及效力試驗

    方法及要求見1.2.3項,如生產(chǎn)毒種做過猴體安全及效力試驗則疫苗可免做。

    3.4 豚鼠安全試驗

    按原分裝量加入生理鹽水溶解疫苗,用體重300~500g豚鼠2只,試驗前2~3天每天量體溫、稱體重。然后每只腹腔注射0.5ml,觀察7天,每天量體溫,應無病癥發(fā)生。如2只豚鼠均有顯著反應(體溫超過40℃,體重減輕)或死亡,則該批疫苗應廢棄;如有1只豚鼠有癥癥發(fā)生,可再用3只豚鼠重試,重試中如有2只以上豚鼠發(fā)病時,判為不合格,制品應廢棄;如有1只發(fā)病,則再重試,仍有發(fā)病則判為不合格,制品應廢棄。

    3.5 病毒滴定

    同半成品檢定。每只小白鼠腦內注射0.03ml。病毒滴度應≥3.66LogLD50。

    3.6 穩(wěn)定性試驗

    由每批疫苗成品取3安瓿,置37℃2周,滴度下降不應超過1Log。

    3.7 鑒別試驗

    每亞批成品應按1.2.2項進行鑒別試驗。

    3.8 稀釋液

    氯化鈉注射液,其質量應符合《中國藥典》規(guī)定。

    4 保存與效期

    應保存于-20℃,自干燥之日起效期為1年半,如保存于2~8℃,效期為6個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