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梅花丸∶治小兒痘疹,起死回生之藥。
臘月取梅花不拘多少。陰干有一兩外用。
當歸(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升麻(五分)竹茹(八分)甘草(三分)用水鐘半,煎至八分,溫熱時將梅花拌浸一日,取出曬干研極細末。如小兒病,用雄雞一只刻見日聽宜多人牙散∶人牙(一兩鹽泥固濟存性)研極細末,每服一枚,酒下。凡痘密如蠶種,皮毛一片,無異蠶跡者,死癥也。法取人牙換痘丹∶犀角(一兩)梅蕊(一兩)絲瓜灰(一兩)雄黃(一錢)朱砂(二錢)滑石(一錢)麝香(上為末,用麻黃膏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酒漿化下。凡痘密如蠶種,皮毛一片者,服此毒紫金錠∶治小兒一切危痘,各照湯引磨服神效。
辰砂(五錢)陳膽星(五錢)蟬蛻(三錢)甘草(三錢)麝香(一錢)蛇含石(四兩)一方方∶加僵蠶(三錢)白附共為極細末,飯搗丸,每錠重五分。
救逆痘∶痘至七八日,或十日,灰陷倒塌,抓破無血,空殼無漿,目開不食,破損處如焦木老白雄雞冠血,愈多愈妙,白酒釀十匙,芫荽汁二十匙,三味攪和,隔湯燉,徐徐熱服。
少米神燈照法∶治痘癢塌之極,火到癢除。
川椒艾葉紅棗芫荽茵陳乳香白芷梢陳香櫞安息香共為末,作紙捻熏照。
白螺散∶治痘抓破。
白螺螄(不拘多少)片腦(少許)香油調搽患處即愈。
治痘后翻疤,膿水漬蔓延∶赤石脂(一兩)寒水石(一兩)大貝母(七錢)為末干摻。
象牙散∶治痘后翻疤。
新象牙(三錢)兒茶(一錢半)僵蠶(二錢炒斷絲)珍珠(三錢腐制)共為極細末,用油胭脂調涂,毒水如注,漸漸收口。
痘瘡余毒、眼目膜障∶用蛇蛻一具,洗凈焙燥,又用天花粉與蛇蛻各等分,以羊肝破開,入藥在內,麻皮縛定,再拔毒散∶治痘后手足肩背痘毒癰腫。
韶粉(一兩)大黃(五錢炒)雄黃(三錢另研)五倍子(一兩炒)乳香(五錢另研)沒藥(錢炒)白芷(一兩焙)共為細末,蜜水調搽。
治痘毒方∶用新鮮楝樹根皮,同綠豆搗爛,濃敷患處立愈。
齒病敷藥方∶治小兒痘疹余毒,牙齦破爛出血,或成走馬牙疳者立效。并治大人牙爛,口舌人中白(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茶洗口牙凈后,用指頭蘸藥末敷上即愈。
天花開在眼中方∶用新象牙磨水,滴入眼,其花即退。
痧癥發(fā)不透∶穿山甲(五分炙為末收起)先以西河柳一兩,薄荷五分,水煎濾清,入白酒釀山甲末,調和熱服,暑月不用酒釀。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梅花丸∶治小兒痘疹,起死回生之藥。
臘月取梅花不拘多少。陰干有一兩外用。
當歸(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升麻(五分)竹茹(八分)甘草(三分)用水鐘半,煎至八分,溫熱時將梅花拌浸一日,取出曬干研極細末。如小兒病,用雄雞一只刻見日聽宜多人牙散∶人牙(一兩鹽泥固濟存性)研極細末,每服一枚,酒下。凡痘密如蠶種,皮毛一片,無異蠶跡者,死癥也。法取人牙換痘丹∶犀角(一兩)梅蕊(一兩)絲瓜灰(一兩)雄黃(一錢)朱砂(二錢)滑石(一錢)麝香(上為末,用麻黃膏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酒漿化下。凡痘密如蠶種,皮毛一片者,服此毒紫金錠∶治小兒一切危痘,各照湯引磨服神效。
辰砂(五錢)陳膽星(五錢)蟬蛻(三錢)甘草(三錢)麝香(一錢)蛇含石(四兩)一方方∶加僵蠶(三錢)白附共為極細末,飯搗丸,每錠重五分。
救逆痘∶痘至七八日,或十日,灰陷倒塌,抓破無血,空殼無漿,目開不食,破損處如焦木老白雄雞冠血,愈多愈妙,白酒釀十匙,芫荽汁二十匙,三味攪和,隔湯燉,徐徐熱服。
少米神燈照法∶治痘癢塌之極,火到癢除。
川椒艾葉紅棗芫荽茵陳乳香白芷梢陳香櫞安息香共為末,作紙捻熏照。
白螺散∶治痘抓破。
白螺螄(不拘多少)片腦(少許)香油調搽患處即愈。
治痘后翻疤,膿水漬蔓延∶赤石脂(一兩)寒水石(一兩)大貝母(七錢)為末干摻。
象牙散∶治痘后翻疤。
新象牙(三錢)兒茶(一錢半)僵蠶(二錢炒斷絲)珍珠(三錢腐制)共為極細末,用油胭脂調涂,毒水如注,漸漸收口。
痘瘡余毒、眼目膜障∶用蛇蛻一具,洗凈焙燥,又用天花粉與蛇蛻各等分,以羊肝破開,入藥在內,麻皮縛定,再拔毒散∶治痘后手足肩背痘毒癰腫。
韶粉(一兩)大黃(五錢炒)雄黃(三錢另研)五倍子(一兩炒)乳香(五錢另研)沒藥(錢炒)白芷(一兩焙)共為細末,蜜水調搽。
治痘毒方∶用新鮮楝樹根皮,同綠豆搗爛,濃敷患處立愈。
齒病敷藥方∶治小兒痘疹余毒,牙齦破爛出血,或成走馬牙疳者立效。并治大人牙爛,口舌人中白(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茶洗口牙凈后,用指頭蘸藥末敷上即愈。
天花開在眼中方∶用新象牙磨水,滴入眼,其花即退。
痧癥發(fā)不透∶穿山甲(五分炙為末收起)先以西河柳一兩,薄荷五分,水煎濾清,入白酒釀山甲末,調和熱服,暑月不用酒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