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查古籍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痞滿:先生對食入不化,得噯則暢的痞滿證,根據(jù)《素問·太陰陽明論》所述”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胛迮K則 滿閉塞”的啟示,以及《張氏醫(yī)通·腹?jié)M》所云:“脾胃不溫,不能腐熟水谷而脹,附子理中湯”,以脾胃虛寒立論,注意濕滯,選用附子、干姜、蓽茇、吳萸之屬以溫中散寒,二陳湯化濕。如”張,女,早食,暮亦不能消,得噫與嘔,即見舒暢,古人所稱之胃寒,此癥最吻合。炮附塊、蓽茇、淡干姜、橘皮、赤石脂(包)、淡吳萸、姜半夏、肉桂末、云茯苓、姜汁”。
本案例未明言所患何病,但在精煉的按語中已指出,早食,至暮仍不能消化,得噫氣與嘔吐則暢,其痞滿證已躍然紙上?!端貑枴ぎ惙ǚ揭苏摗吩疲骸芭K寒生滿病”,據(jù)此,先生重用溫中之品,默消陽明遏伏之寒,重振太陰運化之能。
吐酸:《素問·至真要大論》云:”諸嘔吐酸……皆屬于熱”。以后完素亦主熱,東垣卻主寒,各執(zhí)一詞。朱丹溪在其《丹溪心法·吞酸》篇云:“素問言熱,言其本也;東垣言寒,言其末也?!贝苏f從實際中來,是屬公允之論。《證治匯補·吞酸》篇也較詳細(xì)地指出:“大凡積滯中焦,久郁成熱,則本(木)從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熱也;若客寒犯胃,頃刻成酸,本無郁熱,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贝四死钪需魇蠌牟±頇C(jī)制上作的進(jìn)一步說明。先生治吐酸,就總體而言,仍以寒熱虛實辨證為綱,并衷中參西地指出,有肝氣犯胃、胃寒、胃潰瘍諸型,同時各指出其治法及方藥。如”徐,男,胃酸過多之原因甚繁,因拂逆而起者屬于神經(jīng)性,古人所謂肝氣犯胃;受寒而起者屬于消化不良,古人稱謂胃寒。胃潰瘍亦有胃酸過多,其潰瘍即因胃酸過多而起者。他則胃分泌不正常,則因胃之實質(zhì)變化。凡胃酸過多,對癥療法多用鈣劑中和之。原因療法:消化不良者如吳茱萸湯,肝氣拂逆者如逍遙散、一貫煎;胃潰瘍者當(dāng)保護(hù)胃粘膜,如吸著劑旋覆代赭湯、獨圣散之滑石。亦有胃酸不足亦能吞酸者,以上諸法皆無效,受寒則泛泛有酸意而大便溏、腹痛,不受寒則否,所謂一時性之胃酸過多。炮附片、淡吳萸、沉香曲、延胡索、公丁香、肉桂末(分二次吞)、炮姜炭、益智仁、蓽茇、生艾葉”。
吐酸兼見白沫及氣候轉(zhuǎn)寒,婦女經(jīng)期發(fā)作頻繁者,先生從胃寒論治,方用附子配吳萸、干姜、蓽茇、半夏等以溫中祛寒化飲。如”吳,女,吐酸而兼有白沫者,多屬消化不良之胃酸缺乏;如果氣候轉(zhuǎn)變,經(jīng)期以內(nèi),其發(fā)益頻,亦是神經(jīng)之過敏。此二者各作古人之胃寒論治。淡吳萸、炮附塊、旋覆花、干姜、蓽茇、姜半夏、云苓、延胡索”。
“受寒則泛酸”,而無其它不適者,先生稱為消化不良,屬胃寒,法宗溫中化飲,主藥與上案吳女相似,如”朱,男,受寒則泛酸,但進(jìn)酸物質(zhì),并不增加其酸,胃部亦不嘈雜,然則其酸是消化不良而來。炮附塊、蓽茇、川椒目、橘青皮、肉桂末、吳萸、姜半夏、云苓、薤白頭”。
如在吞酸的同時,又見納食后脹滿,”脘與腹汩汩有聲”者,亦從消化不良論治,方藥除用附子配吳萸、半夏等溫中化飲外,復(fù)加莪術(shù)、檳榔破氣消積,萊菔子、沉香曲、臺烏藥以消食行氣。如”王,男,主癥在胃,進(jìn)食無論量之多寡皆脹,自覺脘與腹汩汩有聲,其外觀并不脹滿。此非水而是氣。征之時吞酸而不吐不痛,關(guān)鍵在消化不良。炮附塊、姜半夏、蓬莪術(shù)、海南片、生萊菔子(研)、淡吳萸、川椒目、沉香曲、臺烏藥、上肉桂末(分二次吞下)”。原編者之按語:先生認(rèn)為吞酸而不見嘈雜、胃脘疼痛者,為胃無火象。治用辛辣健胃方劑,確有良效。這種方劑可以促進(jìn)胃與十二指腸分泌消化液,也就是前人所謂”溫胃”、”醒胃”的方法。但若為時已久,則應(yīng)該用益氣健脾和胃法,如異功散、香砂六君子湯等方劑,較為適宜。
上述各吐酸案均用附子,這是局限于本文選擇的案例均用附子治吐酸的緣由,其實先生治吐酸同樣是辨證論治的,如趙君”潰瘍性之胃酸過多”,則取清法,藥用黃柏、柿餅霜;又如吳君”其酸多作于食后二小時許,略進(jìn)飲食可以緩解”者,予消補兼施法,方用枳術(shù)丸加黨參;解君”吐酸每發(fā)于冬令”者,用黃芪建中湯,此又屬補法范疇。而這些案例,又都未用附子。于此可見,胃寒之吐酸,才是附子用武之地。
用附子治療吐酸與泄瀉,在《章次公醫(yī)案》中,均占較多的篇幅。吐酸除上述4例外,先生還以納食前后、酸水有與無的變化等,判別胃寒的虛與實的診斷。如”周,男,天寒則泛吐酸水,而脘中隱痛。進(jìn)食后,其酸益甚。胃寒也。炮附塊、炮姜炭、川椒目、薤白頭、姜半夏、畢澄茄、淡吳萸、北細(xì)辛、赤石脂(分二次服)、橘皮”。此案之癥狀為實寒,故用附子配炮姜、椒目、畢澄茄、淡吳萸以溫散寒邪。而如”王,男,飽食后,其酸能止,以胃酸過剩。過剩之原因甚繁。此方用溫胃而不刺激者。炮附塊、蓽茇、淮山藥、陳皮、云苓、生艾葉、旋覆花、沉香曲、潞黨參、柿蒂、五磨飲(分三次吞)”。此案之癥狀為虛寒,故用附子配黨參、山藥以溫補中州。先生治療時分而治之,故收桴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