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證類本草》 澤漆

    作者: 唐慎微

    (澤漆_圖缺)

    味苦、辛,微寒,無毒。主皮膚熱,大腹水氣,四肢面目浮腫,丈夫陰氣不足,利大小腸,明目,身輕。一名漆莖,大戟苗也。生泰山川澤。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莖葉,陰干。(小豆為之使,惡薯蕷。)

    陶隱居云∶此是大戟苗,生時摘葉有白汁,故名澤漆,亦能嚙人肉。臣禹錫等按蜀本圖經(jīng)云∶五月采,日干用。藥性論云∶澤漆,使,治人肌熱,利小便。日華子云∶冷,微毒。止瘧疾,消痰退熱。此即大戟花。川澤中有。莖梗小,有葉花黃,葉似嫩菜,四、五月采之。

    圖經(jīng)曰∶澤漆,大戟苗也。生秦山川澤,今冀州、鼎州、明州及近道亦有之。生時摘葉有白汁出。亦能嚙人,故以為名。然張仲景治肺咳上氣,脈沉者,澤漆湯主之。澤漆三斤,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然后用半夏半升,紫參、生姜、白前各五兩,甘草、黃芩、人參、桂各三兩,八物 咀之,納澤漆汁中,煎取五升。每服五合,日三,至夜服盡。

    唐本余∶有小毒。逐水,主蠱毒。圣惠方∶治十種水氣。用澤漆十斤,于夏間取莖、嫩葉,入酒一斗,研汁約二斗,于銀鍋內(nèi),慢火熬如稀餳,即止,瓷器內(nèi)收。每日空心溫酒調(diào)下一茶匙,以愈為度。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唐大烈
  • 作者:
    吳普
  • 作者:
    吳鞠通
  •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作者:
  • 作者:
    鄒存檢
  • 作者:
    馬培之
  • 《外科證治全生集》,又名《外科全生集》,1卷,刊于乾隆五年(1740)。王維德整理祖?zhèn)髅匦g(shù)及生平經(jīng)驗而成《外科全生集》。此書后經(jīng)清末馬培之重新分卷并作評注,以前集三卷、后集三卷流行。

    作者:王維德(l669—l749年)字洪緒,別號林屋散人,又號定定子,江蘇吳縣洞庭西山人,清代外科學(xué)家。撰《外科證治全生集》。

    作者:
  • 作者:
    高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