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血痢者,熱毒折于血,血滲入大腸故也。血之隨氣,循環(huán)經絡,通行臟腑,常無停積。
毒熱氣乘之,遇腸虛者,血滲入于腸,腸虛則泄,故為血痢也。身熱者死,身寒者生。
診其關上脈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數升也。
《諸病源候論》(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著。五十卷。 共分 67 門、1720 節(jié),詳載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血痢者,熱毒折于血,血滲入大腸故也。血之隨氣,循環(huán)經絡,通行臟腑,常無停積。
毒熱氣乘之,遇腸虛者,血滲入于腸,腸虛則泄,故為血痢也。身熱者死,身寒者生。
診其關上脈芤,大便去血,暴下血數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