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名息雷禁,凡仍原名者不注。
甘遂(六分,面裹煨黑,存性研末,提凈) 牙硝(一錢) 食鹽(炒二錢) 薄荷(二錢) 蒲黃(一錢)
硼砂(八分) 冰片(三分)
上七味研末,吹喉中,此咽喉急癥之神劑,斬關(guān)擒王之大將也。專治九種喉痹,一切喉癥,肉桂皮末。如死在須臾,加臘月黑魚膽,陰干研末,各少許。如去膈下痰飲,加玉丹少許,重吹一管,須令病患低頭,流出毒痰為要,然不可過用,過則恐其痰盡津枯,難治。如喉風(fēng),本方加臭花娘根末十分之二。如結(jié)喉痹,本方加制巴豆少許。如赤甚,本方加川連末十分之一。如腫硬,本方加茜草根末十分之三。如喉癰雙連乳蛾,本方加制巴豆十分之三。如單蛾,只用連砂散加制巴豆,有膿則出,無膿則散。如食物中誤卷飛絲入喉,生瘡,腫痛,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制巴豆各少許,吹之,獨(dú)吹亦妙。如爛喉風(fēng)赤腫,亦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配合去腐方,消退其腫,或用鐘乳石散吹之。如濕爛虛腐不收,用制爐甘石,同人參末,入長肉藥吹之而愈。如重舌木舌牙癰牙疔毒,只用牙硝、食鹽、硼砂,再加 皂礬、皂角刺末,多加冰片滲之,自消。如穿牙疔毒腐爛,將連砂散加去腐方,或口疳藥,治之即愈。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xiàn)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xiàng)。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原名息雷禁,凡仍原名者不注。
甘遂(六分,面裹煨黑,存性研末,提凈) 牙硝(一錢) 食鹽(炒二錢) 薄荷(二錢) 蒲黃(一錢)
硼砂(八分) 冰片(三分)
上七味研末,吹喉中,此咽喉急癥之神劑,斬關(guān)擒王之大將也。專治九種喉痹,一切喉癥,肉桂皮末。如死在須臾,加臘月黑魚膽,陰干研末,各少許。如去膈下痰飲,加玉丹少許,重吹一管,須令病患低頭,流出毒痰為要,然不可過用,過則恐其痰盡津枯,難治。如喉風(fēng),本方加臭花娘根末十分之二。如結(jié)喉痹,本方加制巴豆少許。如赤甚,本方加川連末十分之一。如腫硬,本方加茜草根末十分之三。如喉癰雙連乳蛾,本方加制巴豆十分之三。如單蛾,只用連砂散加制巴豆,有膿則出,無膿則散。如食物中誤卷飛絲入喉,生瘡,腫痛,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制巴豆各少許,吹之,獨(dú)吹亦妙。如爛喉風(fēng)赤腫,亦將連砂散加山慈菇粉,配合去腐方,消退其腫,或用鐘乳石散吹之。如濕爛虛腐不收,用制爐甘石,同人參末,入長肉藥吹之而愈。如重舌木舌牙癰牙疔毒,只用牙硝、食鹽、硼砂,再加 皂礬、皂角刺末,多加冰片滲之,自消。如穿牙疔毒腐爛,將連砂散加去腐方,或口疳藥,治之即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