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遠近風癇,心恙風狂,中風涎潮,牙關不開,破傷風搐者。用肥皂角一斤,去皮弦子,切碎,以酸漿水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揉撈去滓,將汁入銀器或砂鍋慢火熬透,以槐柳枝攪成膏,取出攤濃紙陰干收貯。用時取手掌大一片,溫水化在碗內(nèi),灌入病患鼻孔內(nèi),良久涎出為驗。如欲涎止,服溫鹽湯一、二口即止。忌食雞魚生冷濕面等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令
第69號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已于2009年8月17日衛(wèi)生部部務會議討論通過,現(xiàn)予以發(fā)布,自2009年9月21日起施行。
部長 陳 竺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遠近風癇,心恙風狂,中風涎潮,牙關不開,破傷風搐者。用肥皂角一斤,去皮弦子,切碎,以酸漿水浸,春秋三、四日,夏一、二日,冬七日,揉撈去滓,將汁入銀器或砂鍋慢火熬透,以槐柳枝攪成膏,取出攤濃紙陰干收貯。用時取手掌大一片,溫水化在碗內(nèi),灌入病患鼻孔內(nèi),良久涎出為驗。如欲涎止,服溫鹽湯一、二口即止。忌食雞魚生冷濕面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