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針灸逢源》 疝氣

    作者: 李學(xué)川

    (有補(bǔ)遺)疝屬肝經(jīng)。濕熱痰瘀乘虛下流作病。又因外寒所郁氣不得通筋脈收引則痛或酒色無節(jié)。

    濁氣流入下部。或勞碌?;蛴龊?。發(fā)作有時。或有形結(jié)于小腹不能頓消。乃濕熱為標(biāo)。腎虛為本。其證或有形如瓜或有聲如蛙。有小腹痛連睪丸者。有痛在下部一邊者。濕熱須分多少而治。受熱則挺縱不收。受寒則牽引作痛。受濕則腫脹下墜肝俞氣海關(guān)元中極三陰交外陵(在臍左右各開一寸五分灸疝立效永不再發(fā))歸來大敦行間太沖闌門(一名泉陰)。

    一法關(guān)元旁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即愈(左患灸右右患灸左)。

    一法令病患合口以草橫量兩口角為一折照此再加二折屈成三角如△字樣以上角安臍中兩角安臍下兩旁當(dāng)下兩角處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兩穴俱灸。艾炷如麥粒。灸十四壯?;蛉邏?。神效。

    陰頭腫痛不可忍者。卒疝也。婦人陰中痛。皆刺大敦行間。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