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長沙藥解》 薤白

    【本經(jīng)】無

    味辛,氣溫,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開胸痹而降逆,除后重而升陷,最消痞痛,善止滑泄。

    《金匱》栝蔞薤白白酒湯、栝蔞薤白半夏湯,二方在栝蔞。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方在枳實(shí)。并用之,治胸痹心痛,以其破壅而降逆也。

    《傷寒》四逆散,方在甘草。治少陰病,四逆,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三升,以其行滯而升陷也。

    肺病則逆,濁氣不降,故胸膈痹塞,腸病則陷,清氣不升,故肛門重墜。薤白辛溫通暢,善散壅滯,辛金不至上壅,故痹者下達(dá)而變沖和,庚金不至下滯,故重者上達(dá)而化輕清。其諸主治,斷泄痢,除帶下,安胎妊,散瘡瘍,療金瘡,下骨哽,止氣痛,消咽腫,緣其條達(dá)凝郁故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