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備急千金要方》 白頭翁湯

    作者: 孫思邈。

    治赤滯下血連月不瘥方。

    白頭翁 濃樸 阿膠 黃連 秦皮 附子 黃柏 茯苓 芍藥各二兩) 干姜 當歸赤石脂 甘草 龍骨(各三兩) 大棗(三十枚) 粳米(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米令熟,出米納藥,煮取三升,分四服。

    治下血日夜七八十行方

    黃連 黃柏(各四兩)

    上二味 咀,以醇醋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治大熱毒純血痢不可瘥者方

    黃連六兩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夜露置星月下,旦起空腹頓服,臥將息即止。不瘥加黃芩二兩,更作服之。仍不瘥者,以疳痢法治之。

    治下赤連年方

    地榆 鼠尾草(各一兩)

    上二味 咀,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二服。如不止,取屋塵水漬,去滓,一升分二服。(《古今錄驗》云服屋塵汁一小杯)。

    又方秦皮(如無以槲皮代之) 鼠尾草 薔薇根上三味等分 咀,以水淹、煎,去滓,銅器中重釜煎成丸如梧子大,服五六丸,日三。稍增瘥止。亦可濃汁服半升。

    治下痢絞痛腸滑不可瘥方

    黃連(六兩) 阿膠 鼠尾草 當歸 干姜(各三兩)

    上五味 咀,若大冷白多以清酒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熱及不痛者,去干姜、當歸以水煮之。

    治熱痢水谷方

    黃連 阿膠(各二兩) 黃柏(一兩) 烏梅(四十枚) 梔子(三十枚)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亦治 神良。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