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小兒神氣怯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識見人觸之,或入寺廟,與陰氣相忤,故謂之客忤。其候口吐青黃白沫,或下水谷鮮雜,面變五色,腹痛反側(cè),螈 ,狀似驚癇,但眼不上竄耳。古法主雄麝散(如雄黃一錢,乳香五分,麝香一字,共為末)。每一字刺雞冠血調(diào)灌之,仍以母衣復兒身,即愈。
〔真按〕小兒客忤,又與大驚猝恐之證不同。方用朱砂拌茯神二錢, 龍骨二錢,淡竹茹一錢,以金銀器煎湯代水煎藥服之。
(公元 1347 年)元.朱震亨(彥修、丹溪)著。一卷。主張人身陽常有余,陰常不足,闡明補陰療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小兒神氣怯弱,忽有非常之物,或未識見人觸之,或入寺廟,與陰氣相忤,故謂之客忤。其候口吐青黃白沫,或下水谷鮮雜,面變五色,腹痛反側(cè),螈 ,狀似驚癇,但眼不上竄耳。古法主雄麝散(如雄黃一錢,乳香五分,麝香一字,共為末)。每一字刺雞冠血調(diào)灌之,仍以母衣復兒身,即愈。
〔真按〕小兒客忤,又與大驚猝恐之證不同。方用朱砂拌茯神二錢, 龍骨二錢,淡竹茹一錢,以金銀器煎湯代水煎藥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