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傅青主女科》 惡露(第四十)

    即系裹兒污血,產時惡露隨下,則腹不痛而產自安。若腹欠溫暖,或傷冷物,以致惡露凝塊,日久不散,則虛癥百出;或身熱骨蒸,食少贏瘦;或五心煩熱,月水不行,其塊在兩脅,動則雷鳴,嗜雜暈眩,發(fā)熱似瘧,時作時止,如此數(shù)癥,治者欲泄其邪,先補其虛,必用補中益氣湯送三消丸,則元氣不損,惡露可消。

    ◎加味補中益氣湯:

    人參(一錢)白術(二錢)

    當歸(三錢)黃耆(一錢,炙)

    白芍(一錢)廣皮(四分)

    甘草(四分)

    姜,棗,煎服。

    ◎三消丸:治婦人死血食積痰三等癥。

    黃連(一兩,一半用吳萸煎汁去渣浸炒,一半用益智仁炒,去益智仁不用)

    川芎(五錢)萊菔子(一兩五錢,炒)

    桃仁(十粒)山梔

    青皮三棱

    莪術(各五錢,俱用醋炒)山楂(一兩)

    香附(一兩,童便浸炒)

    上為末,蒸餅為丸,食遠服,用補中益氣湯送下五、六十丸;或用白術三錢,陳皮五錢,水一鍾,煎五分送下亦可。

    此方治產后傷食,惡露不盡。若初產惡露不下,宜服生化湯加楂炭三錢。每日一帖,連服四劑,妙。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