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血痢腹不痛者,寒也。方用∶當歸(三錢)白芍(三錢)檳榔(一錢)枳殼(一錢)蘿卜子(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前方治壯實之人,火邪挾濕者。此方治寒痢腹不痛者〔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其實火邪,而挾濕氣也。
論理二方俱可通用,而分痛、不痛,乃慎之也。二方出入減,各為神效,正不必畏首畏尾,一用之于痛,一用之于不痛也。蓋火邪滯濕氣于腸脾之際,不得奔下,未有不里急而后重也。妙在用當歸、白芍而利之,則火邪利于直下,不止平肝木而救脾土也?!?/p>
(公元 682 年)唐.孫思邈著。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補編,主要內(nèi)容有藥物、傷寒、婦人、小兒 、雜病、色脈、針灸等,傷寒部分增加了張仲景《傷寒論》別本,更為珍貴。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血痢腹不痛者,寒也。方用∶當歸(三錢)白芍(三錢)檳榔(一錢)枳殼(一錢)蘿卜子(一錢)甘草(一錢)水煎服。
前方治壯實之人,火邪挾濕者。此方治寒痢腹不痛者〔血痢雖有痛、不痛之分,其實火邪,而挾濕氣也。
論理二方俱可通用,而分痛、不痛,乃慎之也。二方出入減,各為神效,正不必畏首畏尾,一用之于痛,一用之于不痛也。蓋火邪滯濕氣于腸脾之際,不得奔下,未有不里急而后重也。妙在用當歸、白芍而利之,則火邪利于直下,不止平肝木而救脾土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