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時疫為濕熱,小便多者甚少。傳里之后,或有小便多者,乃胃土變?yōu)樵餆嵋?,急下之。屢?jīng)下后,小便多者,氣虛也,益氣升陽為主。亦有腎虛而小便多者,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大抵未下之先,小便多者屬燥熱,小便必微黃,必?zé)?,渴而喜飲。既下之后,小便多者屬虛。氣虛則不喜飲,而寸脈不及尺,浮不及沉;陰虛則喜飲,而尺脈不及寸,沉不及浮,失治日久,則變消渴。時疫小便多者如此,若夫風(fēng)寒小便多,則屬陽虛,不在此例。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時疫為濕熱,小便多者甚少。傳里之后,或有小便多者,乃胃土變?yōu)樵餆嵋?,急下之。屢?jīng)下后,小便多者,氣虛也,益氣升陽為主。亦有腎虛而小便多者,六味地黃湯加五味子。大抵未下之先,小便多者屬燥熱,小便必微黃,必?zé)?,渴而喜飲。既下之后,小便多者屬虛。氣虛則不喜飲,而寸脈不及尺,浮不及沉;陰虛則喜飲,而尺脈不及寸,沉不及浮,失治日久,則變消渴。時疫小便多者如此,若夫風(fēng)寒小便多,則屬陽虛,不在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