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廣州記》云∶出大秦國,其色白而瑩凈,內(nèi)有棘針紋。味酸、澀,溫,無毒。主赤白漏下,陰蝕,泄痢,瘡疥,解一切蟲蛇等毒。去目赤暴腫,齒痛。火煉之良,惡牡蠣。多入丹灶家,功力逾于河西石門者。近日語州諸番往往亦有,可用也。(《大觀》卷三頁37,《政和》頁96,《綱目》頁707)
《普濟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論,2175 類、778 法、61739 方 239 圖。 收載方劑最多。《本草綱目》中附方有不少是從此書采錄的。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廣州記》云∶出大秦國,其色白而瑩凈,內(nèi)有棘針紋。味酸、澀,溫,無毒。主赤白漏下,陰蝕,泄痢,瘡疥,解一切蟲蛇等毒。去目赤暴腫,齒痛。火煉之良,惡牡蠣。多入丹灶家,功力逾于河西石門者。近日語州諸番往往亦有,可用也。(《大觀》卷三頁37,《政和》頁96,《綱目》頁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