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五臟六腑,主十二經(jīng)脈,一氣營運(yùn),環(huán)轉(zhuǎn)不息,臟腑不和則氣厥,氣厥則寒熱相移,寒熱相移,此皆得之氣厥,故帝問寒熱相移,伯舉而論之,終言得之氣厥也。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五臟六腑,一氣營運(yùn),寒熱相移,由于氣厥,帝故問之。
岐伯對(duì)曰;腎移寒于脾,癰腫,少氣。
脾,舊本誤肝,今改。五臟之氣,以腎為本。如腎藏受寒,轉(zhuǎn)移于脾,脾主肌肉,故癰腫,癰腫則腠理的能外通皮毛,內(nèi)合三焦,故少氣。
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
脾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肝,肝血凝聚,則癰腫。癰腫則筋不柔和,故筋攣。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肝臟受寒,轉(zhuǎn)移于心,心者,火也,寒逆于心則狂,申明狂者由寒氣之隔于中,故曰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心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肺,則為肺消。申明肺消者,消渴欲飲,飲一溲二也。水精不布,下而不上,故死不治。
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jiān),水氣寒于大腸,疾
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肺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腎,則為涌水,申明涌水者,土虛水泛,土虛則按腹不堅(jiān),水泛則水氣寒于大腸,疾行則腸鳴而濯濯有而,如囊之裹漿,此為涌水之病也。
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
承上文移寒,而復(fù)論移熱也,脾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肝,肝氣熱則驚,肝血熱則衄,故為驚衄。
肝移熱于心,則死。
肝臟受熱,轉(zhuǎn)移于心,心者火也,火烈自焚,故死。
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
心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肺,膈之上,心肺也,故傳為膈消,消,消渴也。
肺移熱于腎,傳為柔。
肺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腎,腎主骨,骨屬屈伸,故傳為柔。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死不可治。
腎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脾,脾者,土也,虛則清濁不分,故傳為虛腸,虛而腸,死不可治。按陰陽別論云,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肝之心,謂之生陽,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故心移寒于肺,肝移熱于心,腎移熱于脾,皆言其死,此之謂也。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
溺,鳥去聲。承上文五臟寒熱相移,而論六腑之移熱也。胞者,血海也。膀胱者,胞中之室。如胞移熱于膀胱,熱入膀胱則癃,血入膀胱則溺血。
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
小腸居大腸之上,小腸受膀胱之熱,不能化物而傳于大腸,則膈腸不便,熱氣上蒸,則為口糜。糜,腐爛也。
小腸移熱于大腸,為瘕,為沉痔。
,音伏,義同痔字,簡(jiǎn)脫今補(bǔ)。小腸清濁,兼收小腸受熱,移于大腸,則精汁凝聚,而為伏瘕;火熱下行,而為沉痔。
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亦,作,下同。大腸與胃,皆屬陽明燥氣,大腸移熱于胃,上熱而燥,故善食而瘦。者,懈。土氣不濡,灌溉不力,善食而瘦,又謂之食。
胃移熱于膽,亦曰食亦。
胃者,五谷之府。膽者,中精之府,胃移熱于膽,膽受火熱,精汁不布,亦善食而瘦,亦曰食。
膽移熱于腦,則辛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瞑目。
,音滅,余篇仿此。鼻兩旁曰,鼻血曰衄。血污曰。膽藏精汁,腦為髓海。膽移熱于腦,腦受火熱,則兩辛而鼻淵。申明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鼻淵不止,則傳為衄,衄則三陽經(jīng)脈皆虛,故瞑目。蓋陽明之脈起于鼻中,太陽少陽之脈,起于兩目也。
故得之氣厥也。
五臟寒熱相移,及六腑移熱,皆由氣厥所致,故曰得之氣厥也。
(公元 588 年)劉宋,雷斅著。三卷。是論述藥物加工制作的專書。原書已佚,其內(nèi)容散見于《證類本草》中,近人有輯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五臟六腑,主十二經(jīng)脈,一氣營運(yùn),環(huán)轉(zhuǎn)不息,臟腑不和則氣厥,氣厥則寒熱相移,寒熱相移,此皆得之氣厥,故帝問寒熱相移,伯舉而論之,終言得之氣厥也。
黃帝問曰∶五臟六腑,寒熱相移者何?
五臟六腑,一氣營運(yùn),寒熱相移,由于氣厥,帝故問之。
岐伯對(duì)曰;腎移寒于脾,癰腫,少氣。
脾,舊本誤肝,今改。五臟之氣,以腎為本。如腎藏受寒,轉(zhuǎn)移于脾,脾主肌肉,故癰腫,癰腫則腠理的能外通皮毛,內(nèi)合三焦,故少氣。
脾移寒于肝,癰腫筋攣。
脾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肝,肝血凝聚,則癰腫。癰腫則筋不柔和,故筋攣。
肝移寒于心,狂,膈中。
肝臟受寒,轉(zhuǎn)移于心,心者,火也,寒逆于心則狂,申明狂者由寒氣之隔于中,故曰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飲一溲二,死不治。
心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肺,則為肺消。申明肺消者,消渴欲飲,飲一溲二也。水精不布,下而不上,故死不治。
肺移寒于腎,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堅(jiān),水氣寒于大腸,疾
行,則鳴濯濯,如囊裹漿,水之病也。
肺臟受寒,轉(zhuǎn)移于腎,則為涌水,申明涌水者,土虛水泛,土虛則按腹不堅(jiān),水泛則水氣寒于大腸,疾行則腸鳴而濯濯有而,如囊之裹漿,此為涌水之病也。
脾移熱于肝,則為驚衄。
承上文移寒,而復(fù)論移熱也,脾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肝,肝氣熱則驚,肝血熱則衄,故為驚衄。
肝移熱于心,則死。
肝臟受熱,轉(zhuǎn)移于心,心者火也,火烈自焚,故死。
心移熱于肺,傳為膈消。
心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肺,膈之上,心肺也,故傳為膈消,消,消渴也。
肺移熱于腎,傳為柔。
肺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腎,腎主骨,骨屬屈伸,故傳為柔。
腎移熱于脾,傳為虛腸,死不可治。
腎臟受熱,轉(zhuǎn)移于脾,脾者,土也,虛則清濁不分,故傳為虛腸,虛而腸,死不可治。按陰陽別論云,心之肺,謂之死陰。死陰之屬,不過三日而死。肝之心,謂之生陽,生陽之屬,不過四日而死。腎之脾,謂之辟陰,死不治。故心移寒于肺,肝移熱于心,腎移熱于脾,皆言其死,此之謂也。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
溺,鳥去聲。承上文五臟寒熱相移,而論六腑之移熱也。胞者,血海也。膀胱者,胞中之室。如胞移熱于膀胱,熱入膀胱則癃,血入膀胱則溺血。
膀胱移熱于小腸,膈腸不便,上為口糜。
小腸居大腸之上,小腸受膀胱之熱,不能化物而傳于大腸,則膈腸不便,熱氣上蒸,則為口糜。糜,腐爛也。
小腸移熱于大腸,為瘕,為沉痔。
,音伏,義同痔字,簡(jiǎn)脫今補(bǔ)。小腸清濁,兼收小腸受熱,移于大腸,則精汁凝聚,而為伏瘕;火熱下行,而為沉痔。
大腸移熱于胃,善食而瘦,又謂之食亦。
亦,作,下同。大腸與胃,皆屬陽明燥氣,大腸移熱于胃,上熱而燥,故善食而瘦。者,懈。土氣不濡,灌溉不力,善食而瘦,又謂之食。
胃移熱于膽,亦曰食亦。
胃者,五谷之府。膽者,中精之府,胃移熱于膽,膽受火熱,精汁不布,亦善食而瘦,亦曰食。
膽移熱于腦,則辛鼻淵。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傳為衄,瞑目。
,音滅,余篇仿此。鼻兩旁曰,鼻血曰衄。血污曰。膽藏精汁,腦為髓海。膽移熱于腦,腦受火熱,則兩辛而鼻淵。申明鼻淵者,濁涕下不止也。鼻淵不止,則傳為衄,衄則三陽經(jīng)脈皆虛,故瞑目。蓋陽明之脈起于鼻中,太陽少陽之脈,起于兩目也。
故得之氣厥也。
五臟寒熱相移,及六腑移熱,皆由氣厥所致,故曰得之氣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