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家庭醫(yī)學百科-自救互救篇》 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用手指壓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壓向骨方,以達到止血目的。指壓止血法適用于頭部、頸部和四肢的外傷出血。

    1.頭項部出血:在傷側(cè)耳前,對準耳屏上前方1.5厘米處,用拇指壓迫顳動脈(圖3-3)。

    頭部出血止血法

    (頭部出血止血法)

    2.顏面部出血:用拇指壓迫傷側(cè)下頜骨與咬肌前緣交界處的面動脈(圖3-4)。

    顏面部出血止血法

    (顏面部出血止血法)

    3.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壓迫鼻唇溝與鼻翼相交的端點處(圖3-5)。

    鼻出血止血法

    (鼻出血止血法)

    4.頭面部、頸部出血:四個手指并攏對準頸部胸鎖乳突肌中段內(nèi)側(cè),將頸總動脈壓向頸椎處(圖3-6)。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cè)的頸總動脈,以免造成腦缺血壞死。頸總動脈壓迫止血時間也不能太久,以免引起頸部化學和壓力感受器反應而危及生命。

    頭頸部出血止血法

    (頭頸部出血止血法)

    5.肩、腋部出血:用拇指壓迫同側(cè)鎖骨上窩,自下對準第一肋骨,壓住鎖骨下動脈(圖3-7)。

    腋部出血止血法

    (腋部出血止血法)

    6.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個手指對準上臂中段內(nèi)側(cè),將肱動脈壓于肱骨上(圖3-8)。

    上臂出血止血法

    (上臂出血止血法)

    7.前臂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四個手指壓在肘窩肱二頭肌內(nèi)側(cè)的肱動脈末端(圖3-9)。

    前臂出血止血法

    (前臂出血止血法)

    8.手掌出血:將患肢抬高,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手腕部的尺、橈動脈(圖3-10)。

    手掌出血止血法

    (手掌出血止血法)

    9.手指出血:將患肢抬高,用食指、拇指分別壓迫手指掌側(cè)兩側(cè)的指動脈(圖3-11)。

    手指出血止血法

    (手指出血止血法)

    10.大腿出血: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以雙手拇指向后用力按壓股動脈(圖3-12)。

    大腿出血止血法

    (大腿出血止血法)

    11.足部出血:用兩手拇指分別壓迫足背動脈和內(nèi)踝與跟腱之間的脛后動脈(圖3-13)。

    足部出血止血法

    (足部出血止血法)

    屈肢加墊止血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在肘窩、腘窩內(nèi)放入以紗布墊、棉花團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關節(jié),用三角巾作8字形固定(圖3-14)。但有骨折或關節(jié)脫位者不能使用。

    屈肢加墊止血法

    (屈肢加墊止血法)

    橡皮止血帶止血常用的止血帶是三尺左右長的橡皮管。方法:掌心向上,止血帶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15厘米,一手收緊,繞肢體2圈、中、食兩指將止血帶的末端夾住。順著肢體用力拉下,壓住“余頭”,以免滑脫(圖3-15)。

    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橡皮止血帶止血法)

    絞緊止血把三角巾折成帶形,打一個活結(jié),取一根小棒穿在帶形外側(cè)絞緊,然后再將小棒插在活結(jié)小圈內(nèi)固定(圖3-16)。

    絞緊止血法

    (絞緊止血法)

    使用止血帶須注意七點:

    1.快——動作快,搶時間。

    2.準——看準出血點,準確上好止血帶。

    3.墊——墊上墊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

    4.上——扎在傷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5.適——松緊適宜。

    6.標——加上紅色標記。注明日期、時間。

    7.放——每隔一小時放松止血帶一次,每松一次時間不超過三分鐘,并用指壓法代替止血。

    顱骨骨折引起的出血參見顱腦外傷(548頁)。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