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急診醫(yī)學》 一、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

    人體血液的pH所以能經常保持在7.35~7.45,是因為我們體內有完整的調節(jié)功能,主要通過四個方面來調節(jié)。

    (一)緩沖系統(tǒng) 體內有3種緩沖系統(tǒng),均為弱酸和其鹽的組合:碳酸氫鹽(H2CO3-BH2CO3)、磷酸鹽(NaH2PO4-Na2HPO4)和血紅蛋白、血漿蛋白系統(tǒng),以第一組最重要。

    (二)肺的調節(jié)作用 體液緩沖系統(tǒng)最終須依賴肺呼出CO2或腎排出某些酸性物質(固定酸)以維持酸堿平衡。所以肺功能在調節(jié)酸堿平衡上是很重要的。

    (三)腎臟的調節(jié)作用 腎臟通過4種方法進行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

    1.NaHCO3的再吸收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NaHCO3經腎小球濾出,在腎小管再吸收。NaHCO3的再吸收是通過Na+與H+的交換進行的。腎小管的上皮細胞內,自血液彌散進入的CO2經碳酸酐酶的作用與H2O結合成H2CO3,游離后(H+、HCO-3)產生H+與腎小管中的Na+交換。

    2.排泌可滴定酸 尿內的可滴定酸主要為NaH2PO4-Na2HPO4緩沖組合。正常腎臟的遠曲小管有酸化尿的功能,是通過排泌H+與Na2HPO4的Na+交換產生NaH2PO4排出體外來完成。

    3.生成和排泌氨 腎遠曲小管細胞能產生氨(NH3),生成的氨彌散到腎小管濾液中與H+結合成NH+4,再與濾液中的酸基結合成酸性銨鹽[NH4Cl,NH4H2PO4,(NH4)2SO4等]排出體外。腎臟通過這個機制來排出強酸基,起了調節(jié)血液酸堿度的作用。銨的排泌率與尿中H+濃度成正比。NH+4與酸基結合成酸性的銨鹽時,濾液中的Na+、K+等離子則被代替,與腎小管中的HCO-3結合成NaHCO3、KHCO3等被回收至血液中。每排泌一個NH3,就帶走濾液中的一個H+,這樣就可以促使小管細胞排泌H+,也就增加了Na+、K+等的回吸收。

    4.離子交換和排泌 腎臟遠曲小管同時排泌H+和K+。K+和H+竟向Na+交換,如K+排泌增加,H+的排泌就減少,反之如K+排泌減少,H+排泌就增加,腎臟通過這一交換機制來參與保持體液酸堿平衡的穩(wěn)定。

    (四)離子交換 除了上述三種調節(jié)酸堿平衡的機制以外,還有通過離子交換這一機制來調節(jié)的。HCO-3和Cl-均透過細胞膜自由交換,當HC0-3進入紅細胞量增多時(體內的酸性物質增加時),Cl-即被置換而排出。當HCO-3從紅細胞排出增多時,Cl-就多進入紅細胞與之交換。這樣紅細胞血紅蛋白就可以多攜帶CO2至肺泡排出,多余的Cl-可通過腎臟排出。其他如Na+、K+、H+等正離子除在腎小管進行交換外,在肌肉、骨骼細胞中亦能根據體內酸、堿反應的變化而進行交換調節(jié)。

    體內酸堿平衡的調節(jié),以體液緩沖系統(tǒng)的反應最迅速,幾乎立即起反應。將強酸、強堿迅速轉變?yōu)槿跛帷⑷鯄A,但只能起短暫的調節(jié)作用。肺的調節(jié)略緩慢,其反應約較體液緩沖系統(tǒng)慢10~30min。離子交換再慢些,約于2~4h始起作用。腎臟的調節(jié)開始最遲,往往需5~6h以后,可是最持久(可達數(shù)天),作用亦最強。肺的調節(jié)作用亦能維持較長時間。

更多中醫(yī)書籍